“增盛永”白酒品牌,始创于清朝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当时名为“增盛永”烧锅,由名震东北、以韩桂章为代表的韩氏家族创办,在当时生产规模庞大,产品原料以附近江湾地特有的大米、沙土地的红高粱、玉米和绿豆为主,美酒醇香,远近闻名。据《扶余文史资料》记载:“韩惠铭者,山东福山人也。清咸丰年间,朝廷有人奏请慈禧太后,欲将山东百姓向东北松辽平原迁移。惠铭遂率其弟经烟台横渡渤海,来到东北奉天(现沈阳),合家垦荒劳动,几经艰苦,方始门楣粗立。同治年间(一说光绪年间),韩氏家族为生活计,横渡松花江,迁到了今松原市扶余县增盛镇(原西荒),这里地广人稀,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所在。韩氏家族便决意在此落户。” 一天,韩氏家族的后人韩学文之妻李氏,抱着儿子站在当街,恰遇刘家曾祖路过,李氏见遇到姓“刘”的,高兴地叫住他,热情上前施礼认了亲,取其“留住”吉祥之意,乳名叫“留(刘)增”意即“能留住,增加财富”。 当年,中东铁路尚未修建,粮食运不出去,朝廷主张就地解决,奖励开烧锅,韩学武(韩惠铭次子)借此机会筹集资金开了一个小醑。那时,韩桂章(韩惠铭之孙,即“留增”)还小,但长得十分结实、聪敏,叔父韩学武有意培养他成器,便十分钟爱他,将他的乳名演绎成“增盛永”为小醑的商号,这便是“增盛永”字号的由来。现在增盛镇的地名也是由“增盛永”演变而来。 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变化,人们对历史和过去的文化都不是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增盛永白酒一百多年的酿造技艺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增盛永酒厂成立以来,白酒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运、销售饮用巳经在本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交际、娱乐等环节中,成为本地区民俗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