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四粒红”花生走出国门的扶余农民
“以后要是接到大单的话,得成年加工,根据我们的生产能力,一年能达到5000吨左右。”日前,说起出口“四粒红”花生这件事时,扶余县大林子镇街基村农民张守成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和自豪。 58岁的老张,开办过塑料制品厂、经过商,由于市场饱和等原因,他决定转产。通过考察,老张看好了花生进出口项目,因为当地特产——“四粒红”花生,具有颜色鲜艳、含油率高、口味香、营养丰富、无黄曲霉毒素等优点,广泛用于西餐和各种食品中,是被人们所认可的保健食品。2006年,他注册了“吉地花”牌商标,办理了进出口经营权及海关、商检、外汇管理等相关国际贸易证照。投资360多万元,在大林子镇注册成立了扶余县华盛农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建起了高标准的生产车间和库房,并投资100多万元,引进了两套先进的风力除杂机、去石机、震荡平台以及除尘机、流动精选带和真空包装机等花生加工设备。招聘了工人,对花生进行去石、去土、去杂等一系列筛选、精选,通过加工,使花生达到无任何杂质和霉变粒,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分成六个等级,进行包装。做事细心的他,连续多次到山东省的几家企业进行学习考察,学习花生的加工包装等生产工艺流程,也了解了花生出口需要的各项手续。回来后,准备在花生出口贸易生意上大干一场。可出乎老张意料的是,他接洽的外商,一看企业规模小,根本不相信扶余“四粒红”花生产品卫生指标等方面能达到出口标准。生意自然没有谈成。于是,老张收购加工的扶余“四粒红“花生一部分卖到了国内市场,另一部分则是进行精选及真空包装后,卖给了山东省的几家出口企业,人家经检测合格后就直接卖到了国外。据老张说:一吨花生在国内销售利润只有100元,而出口到国外,利润就达到了1000元。10倍利润的差距,让老张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扶余人自己实现“四粒红”花生出口创汇。 2009年,他分别高薪聘请了7名有外贸洽谈、出入境报检、外汇结算、报关及企业管理的大学生,引进了花生烘烤、脱皮机等新型设备。并增设了微机房、检测室、加工生产车间及大型库房,企业总投资达到了1000万元,有力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在老张的不懈努力下,2010年1月15日,老张跟荷兰、英国、德国的几家外商洽谈后,第一批74吨“四粒红”花生米成功出口。那几家外商经过检测和试销一个月后,才把货款打回来,老张一算,不仅没挣到钱,反而赔了10多万元。不过,这几家外商都非常认可“四粒红”花生的质量。这笔买卖虽然赔了钱,却打开了“四粒红”花生直接由扶余民营企业出口的大门。随之订单纷至沓来,老张在2010年出口200多吨“四粒红”花生米,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目前,老张与2家英国公司、1家荷兰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老张对收购花生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但他从不压等压价,对合格的花生,都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使每吨花生米增值100元,使周边乡镇1万多户年可增收1亿元,并每年吸纳100多人在企业就业,强有力地拉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效益。 对于今后的发展,老张充满了信心,他说,2010年在大林子镇的三个村建立了2000公顷的有机花生基地,取得了法国在中国代理认证机构的认证,各项指标均合格。并为其注册了有机食品证书。今年老张将和农户签订有机花生种植订单,加工出口有机花生米,提高“四粒红”花生的知名度和产值,使农户种植的花生效益更高。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