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公主岭市以东辽河污染治理为突破口,统筹推进水、大气和土壤污染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专项整治成果突出;环保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长效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绿色发展加快形成;乡村生活垃圾清根见底;森林、草原、湿地大面积重现;水清如画,治理成果喜人…… 这张答卷上,岭城的得分点在哪里?2019年,辽河城子上断面平均水质达到五类,其中有5个月达到或好于四类;周家河口断面平均水质为三类;卡伦水源地水质稳定在三类,实现了年度治理目标。城市空气优良天气比例为90.1%,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35微克,均优于省级考核标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城乡污水处理厂建设,被省政府高度肯定,在全省专项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专项整治成果突出 突出“治”这个核心,围绕水、大气和土壤,重点开展14 个专项治理行动。清河专项整治、水源地专项整治、排污口专项整治等,取得令人满意结果,扮靓了城市,为生态保卫战役的胜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大批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环境隐患得以消除。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省级东辽河专项督察共反馈问题77项,完成整改65项,正在推进整改12项,均达到序时进度。各级督察组交办信访案件809件,办结797件。 环保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全市各类生态环保项目投资达41亿元。其中,列入东辽河治理省级平台的25个项目,完工21个。先后有10个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4.58万吨。新建雨污分流管网和污水管网93.4公里,市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提前一年完成,污水收集率达到95%,处理率达到100%。投资2.3亿元、日处理400吨的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投资2300万元、日处理100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已经运行。实施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完成东辽河流域退耕4615 公顷、生态围栏建设72.5公里、缓冲带人工修复307.88公顷,新增湿地35万平方米,启动卡伦河、小辽河水源涵养林建设。投资3亿元的二龙湖引水工程,已经供水。 让一方净土常在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市里出台《公主岭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把生态环保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基本完成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立环保综合执法队,生态执法体系逐步健全完善。2017年以来,依法处理151件环境违法问题,共处罚金1248万元。生态环境犯罪刑事立案13起、刑事拘留21人,行政立案48起、行政拘留47人、罚款4人。严肃追责问责。2017年以来,对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等失职失责问题,依法依规处理,立案43件,处分32人,组织处理23人,通报曝光4起。 项目建设严把环保关 凡是环评不过关项目一律不批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严禁引进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借助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契机,大力推动汽车零部件向智能装备制造升级、农产品加工向现代食品工业升级、物流向现代服务业升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循环农业,形成了以恒大水世界恒大文旅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韵达、易商红木、一汽富晟为代表的智慧物流产业,以台湾工业园等为代表的智能类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以恒通农业、君子兰基地、青怡坊花卉产业园等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以农嫂、德乐等为代表的鲜食玉米产业。( 责任编辑:马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