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蔡家镇娘娘庙村五社北侧,现有一处娘娘庙“寺庙”遗址。听当地老人讲,这些古迹,是清朝嘉庆年间建的,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娘娘庙村又叫涝洼笸箩村,寺庙就坐落在屯中道北侧,当年看家护院的老榆树像一把大伞仍然守护在这里,它见证了娘娘庙村的沧桑巨变。 据当地老人介绍:寺庙建筑规模宏大,大殿有三层,一层是太和殿;二层是中和殿:三层是保和殿。四周环绕着苍松翠柏,院内可容纳万余人。娘娘庙如同小型博物馆,高大的泥塑、铜像、木雕、壁画以及供桌上的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特别是庙中塑有娘娘双手抱子的塑像,据说经常有不生儿子的妇女,提着鸡蛋到供桌敬供,目的是企盼来年生个儿子。因此,来往敬供的人很多。据说公主岭有一对小夫妻,男的叫李大勇,女的叫王金花,结婚多年,妻子一直没有身孕,这可急坏了公公婆婆,老人到处为她们寻医问药,还花了家里不少积蓄。有一年,小两口到蔡家亲属家串门,听说只要提着一篮鸡蛋到娘娘庙,到娘娘抱子塑像前敬供,就能生儿子,小两口听到这个消息高兴万分。于是,就买来一篮鸡蛋,到娘娘庙敬供,果不其言,第二年真的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婆婆逢人就说是王母娘娘显灵让他们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那个时候,娘娘庙每逢过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听老人讲,寺庙还有一个大笸箩,经常有人投入咸菜嘎啦,据说往笸箩里扔咸菜嘎啦能治疗咳嗽。 娘娘庙最热闹的时候,还属每年的四月十八逛庙会这一天,方圆百八十里的群众都聚集到这里烧香、拜佛、祈愿、还愿。除此之外,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来集会助兴,还有集体或个体募捐、施舍等。寺庙为了争取更多信徒,招揽群众,还特意请来民间杂耍来助兴。有演杂技,舞龙狮,大秧歌,舞彩灯,表演武术,二人转,耍猴等。 每逢庙会这一天,小商小贩也云集到这里。大姑娘、小伙子们更喜欢这一天出来,一是许愿;二是看表演;三是找机会看对象,私定终身。娘娘庙的“寺庙”在当时那个时期,可以说是远近闻名,妇孺皆知。方圆百里的人们都到这里来。娘娘庙的香火可以说兴旺相当一段时间。 又过几年,来了一帮胡子,这帮胡子把娘娘庙给毁了,从此这“寺庙”就日渐萧条了。 后来,这座庙卖给郭家店的郭殿文,郭殿文为了将“寺庙”变成耕地,把娘娘庙给扒了。半年后,郭殿文因与弟弟发生口角,两人死在了年三十的晚上。再后来,听老人们传说,他们兄弟俩因扒“寺庙”触犯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显灵,他们便受到如此惩罚。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