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夹皮沟金矿现名为夹皮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黄金集团,是国家黄金生产重要矿山之一,是全国采金历史最悠久的生产矿山,从1820年正式土法采金开始至今已有189年的历史,曾是全国黄金第一大矿,以盛产优质黄金闻名于世,被称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1845年开始采岩金。到1940年时累计产金36000吨。 日本侵华时,曾进行掠夺性开采,采用"以人换金"的方法生产黄金2.775吨。1940年矿区各项装备配齐,开始生产,当年产金97.2公斤,铜21.12吨;1941年产金97.2公斤,铜21.12吨;1942年产金398.2公斤,铜91.36吨;1943年产金517.5公斤,铜91.5吨;1944年产金647.6公斤,铜100.26吨。 当年夹皮沟所产金精矿(含金25%,银515克/吨,铜35%)全部送往奉天(今沈阳)金矿精炼厂熔炼。据史料载,1940-1944年间矿区共采选出金精矿5820吨,采矿石532111.4吨。建国后,通过勘查在这先后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小型金矿5处,构成了夹皮沟金矿田。 夹皮沟金矿位于桦甸市以东98公里处,处于中朝古陆东北缘,辉发河深大断裂带东南侧,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中的金矿,即绿岩带型金矿中的石英脉型亚类。北西西向的夹皮沟-大石砬子构造带控制着矿田内各矿床的分布。该矿带长50km,宽1~3km。 矿石类型主要有三种,含金黄铁矿型、含金黄铜矿型和含金多金属型。主要含金矿物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少量碲金矿、银金矿等。主要矿石矿物有辉银矿、铜银铅铋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辉铋矿、磁铁矿、白钨矿、黑钨矿、菱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等。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乳滴状、胶状、压碎和交代状。矿石构造有条带状、网脉状、块状、浸染状和角砾状。多数自然金呈包裹体赋存于黄铁矿或石英中,少数在黄铜矿、方铅矿、磁黄铁矿之中,呈裂隙与间隙金出现。黄铁矿中的自然金粒径较大,在24.5μm左右;石英中金粒在12.3μm左右。全矿区金平均品位25.22克/吨,伴生银52.5克/吨,铜11%,铅3.324%,锌12.65%。 夹皮沟金矿化严格受石英脉控制,石英脉常沿片理化带充填,脉的旁侧常有线型蚀变。矿化具有多期性,以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最发育。( 责任编辑:宣芮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