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进一步拓宽土特产品销售渠道,健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体系,桦甸市精心组织,创新举措,努力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不断开创农村电商发展新局面。今年5月,在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4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研究报告》对县域电商发展指数排名中,桦甸跻身地区第1、省内第9名,现已被商务部确定为2015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一、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推进农业经营组织应用电子商务。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自建电商平台,或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大力宣传推介桦甸特有林下参、食用菌、黑木耳、山野菜等农产品。二是帮扶农产品运营商扩大销售。融合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线下资源,鼓励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多形式交易,促进产销衔接,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建设。经努力,桦甸市已涌现出20多家具有自主品牌和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坤合眼镜小猫食品、吉元土产、府满仓五谷杂粮、天佑林蛙油等,都已加入电商销售行列,且均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各类民间“网店”也呈显出迅猛发展之势。三是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建设。列支218万元,专门用于156个村电商站点设备购置及完善升级,使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真正成为集产品推介、网络维管、政策指导、法规咨询、物流服务等于一体的服务中心。同时,积极开展个性化和针对性服务,努力推进农村产业实体发展壮大,极大方便了农村居民购、销、询、娱,既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又促进了全市电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流通服务体系 一是打造现代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国家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总体部署,列支150万元,专项用于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建设,主要以现代仓储物流建设为重点,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邮政三农服务市场流通网络等资源,全力打造仓储、管理、运营、服务、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不断扩大电商服务覆盖面。二是打造现代农村电商仓储配送中心。列支882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电商仓储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现代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计划引进2-3家国内大型第三方专业仓储企业,在桦甸投资设立仓储中转调拨基地和区域配送分销中心,进一步提升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的效率。三是发展现代农村电商配送物流体系。以“共同配送”为核心,整合上下游供应商、销售商、服务商力量,大力构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主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网络购物快递投送场所,积极构建农产品销售外送物流网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加大农产品上行物流体系建设,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类,采取同程、同车、不同服务对象的模式,既实现共同配送,又解决返程空载的问题。 三、合力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优良环境 一是积极发展本地电商企业。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桦甸市确定新合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电商进农村主体企业,现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试运行农村体验店10户,村级服务站4个,目前正在筹建城乡优e购平台,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和“互联网+”的电商发展新模式。二是加大农村电商培训力度。去年以来,桦甸市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或派商务、农业等部门干部外出学习20多次,重点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作法。列支30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电商培训,现已引进淘宝大学等专业电商人才培训机构,有效整合了桦甸相关培训资源。截至目前,已组织大型电子商务培训4次,受训1500多人。三是提升农村电子商务质量。列支400万元,专项用于电商质量体系建设、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据不完全统计,去年7月以来桦甸市电商交易额已超过3亿元,其中零售额5000万元以上,全市电商(含网商)540个,网购人数超10万人,1688平台注册会员3400人。(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