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桦甸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桦甸

  地方资讯
桦甸市召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
桦甸市夹皮沟镇锦山村抓基层党建引
桦甸市领导带队外出开展乡村振兴现
吉林桦甸“知青村庄”助力特色乡村
桦甸市民兵训练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桦甸市抓好“三个服务提升”,让退
桦甸市永吉街道组织防汛应急演练
桦甸市执法局:多措并举强化疫情防
 
  节约行动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节约网与“厕所革命”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桦甸好人    
李凤芝:孝老爱亲女强人
时间:2016-4-5  来源:中国文明网  

  李凤芝,女,汉族,初中文化,今年47岁,家住桦甸市常山镇南河沿屯。李凤芝家中共有9口人,有婆婆、丈夫、自己的两个孩子、和大姑姐家的四个孩子。在家中,她承担着赡养老人、扶养孩子的责任;在外面,她是爱心永恒,坚强善良的女强人。在镇里,她是远近皆知、爱心助人的活雷锋。她坚持孝敬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模范恪守家庭美德,真正地做到了不离不弃,守护相助,为践行家庭美德树立了榜样,是全镇人民有口皆碑的“孝老爱亲模范”。

  一、孝心永恒——她是敬养双亲老人的好儿媳。

  47岁的李凤芝从1987年结婚到现在一直照顾公公、婆婆的起居。26年如一日。每天无论她是否做饭,无论她哪不舒服,她都会早起给公公婆婆用小锅做两个鸡蛋水,“鸡蛋水是把碗放在锅上,水烧开滚动时才放鸡蛋的,这样制出的鸡蛋水口味细腻,老人愿意喝。”她对采访人员说。家中的酸奶、饼干、豆奶粉、黑芝麻糊、罐头更是不断,只要老人想吃,她都会给买,她成了镇里丽萍超市的常客。如果在镇里买不到,她就去市里去批发,只要老人想要的,她基本都能做到。李凤芝自己的父母在常山镇街里住,虽说老两口身体还算硬朗,她也经常回家买些补养品看望父母,经常回家帮他们干一些家务。1992年李凤芝的公公去逝后,73岁的婆婆身体大不如从前,先后得了乳腺肿瘤、胃病、三叉神经痛、老年痴呆症。在得乳腺肿瘤期间,她多处求医问药,在两年多期间,她不知买了多少盒药,也经常与诊所大夫联系以便大夫及时了解病情,适症开药。经过治疗,乳腺肿瘤好了。可刚好不久,婆婆的胃病又是接连不断,因此,她坚持每天给婆婆做小灶,想吃什么就单给她用小锅做,用小锅做饭成了平常事。在得三叉神痛期间,吃饭她顿顿喂,可是由于一吃饭脸部就疼,婆婆经常发脾气,把碗打翻是常事,可她并没有生气,每次喂粥都是尝了又尝,生怕太冷或太热会加重婆婆的疼痛。在这期间,她多处求医给婆婆吃偏方,给她做按摩,为了减轻疼痛,她经常把洗好的萝卜切成片给婆婆敷脸。吃药打针成了常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三年的照顾,病竟然好了,连大夫都感觉神奇:“三叉神经痛很难治,真不知道是怎么照顾的,真是神了。”婆婆有爱吃肉的习惯,每顿饭如果没有肉,她就不高兴,这样,她每天为婆婆买新鲜的肉,每顿小半碗成了正常需要。如今,婆婆已是93岁的老人。在近八年,婆婆得了老年痴呆症,这八年里,她每天给婆婆洗裤子至少要1、2次,有时要6、7次,每天喂饭、洗衣、给她搞个人卫生,还经常拉着忙碌的丈夫给婆婆唱歌,因为一唱歌,就会看到老人高兴的笑容。家里的6个孩子看到她每天这么劳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上学放假回家都会抢着帮着姥姥、奶奶洗衣服、喂饭。由于得了痴呆症,她做的事情经常让人哭笑不得,有一次把过年用的鞭炮全都一个一个揪了下来,洒一地;有一次把坑革撕的粉醉;有几次把厨房的饭菜全都倒进盆里……这些她都没有责怪老人,她说:“她就是一个小孩,小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

  二、母爱永恒——她是扶养6个孩子的好妈妈。

  1997年李凤芝的大姑姐由于得尿毒症去逝,去逝前,当她得知大姑姐得了尿毒症马上和丈夫一起去吉林拿着要进货的2000元钱交给了姐夫,可经过治疗,还是不能挽留生命。由于姐夫在外打工无力供养孩子,她毅然决然地要坚持把四个孩子领到自己家,丈夫看到她这样的举动,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从此一个9口人的家庭重担落在了她和丈夫的身上。她依稀记得,有一次女儿上学2毛钱的本都买不起,在亲戚的劝说下,他四处借钱开了现在的文化用品商店。对待大姑姐家的四个孩子,她和自己家的孩子一样,要有就全有,要没有就全没有。如今,大姑姐家的韩笑和韩幸丽都考上了大学本科,自己家的孩子也考上了大学。为了解决大姑姐家大女儿韩梅的就业,她自己出钱给她办了个“两元”摊床,虽说赚的不多,但使初中毕业的韩梅有了经商头脑,捞了人生第一桶金。由于她怕大姑姐家小女儿韩婷在外面打工吃苦,外出没多久就把她叫回来,给自己看看店,给她开工资。如今韩丽、韩婷都已结婚,生活稳定。

  三、乡情永恒——她是救助全屯灾民的活雷锋。

  2010年7月28日,常山镇发了洪水,而受灾最重的是南河沿屯,房屋全部倒塌,由于受惊吓,人们惊慌失措,不知去哪,到了镇里有的去了亲戚家,没有亲戚的就在街上乱走,到了晚上没有衣服穿。她见此况,把自己在镇里门市房后屋睡觉的大坑让给屯里人住,还买来了挂面,借来了大锅,做起了大锅饭,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来她发现,有的人根本不好意去她家,因为她家已有十几人了,她知道后,晚上满街找是否有人没有地方落脚,看到有没人地方的就拉到自己家里住,还劝说他人一定要挺住,一切都会好,而在此时,她家在南河沿的房子怎样,她根本没有精力去想。就这样在她家里一共住了30多人,在她家的热坑上维持了最艰难的时期直到镇政府民政部把所有的灾民转移到镇小学,镇政府对她的举动表示感谢,她说这是应该做的。

  四、奋斗永恒——她是兴业持家的女强人。

  1997年她家开的店只有10多平方,刚够维持家用。后来家里人口多了,维持不了基本生活,2000年,她向信用社借款85000元,开了如今的文化用品商店,在经营商店时,她经打细算,到处联系进货渠道,争取把文化用品商店里的物品进得更全、卖得更好;农忙种地,农闲经营文化用品商店,由于全身心投入文化用品商店的经营,她管理到位,抓住商机不断增加新的经营项目,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使商店收入不断增加,并安排下了她扶养的大姑姐家两个孩子的就业并保证了孩子们读书与赡养老人的费用需求。家里的日常生活她也管理得井井有条,孩子的一举一动她都能随时探测心理动态,时刻严加教育培养,都成长为优秀青年。虽说她辛劳种地,勤劳开店,但由于家里四个上学的孩子和一个老人的花销使家里一直处于困难状态,但她总是坚强乐观,她说困难的时光总会过去。在这么多年困难时期,她从不向政府张口、向民政伸手,她总把这些机会留给最需要的人。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用自己的双手为6个孩子和老人、为家庭和社会撑起了一片蓝天。

  她就是这样一个模范、善良的女人——真正的责任她不逃避,多难都抗过去;真正的爱心他时常播撒,相信都会度过难关;真正的信念他从不丢失,立争做到最好!



( 责任编辑:孙洪华 )
江城节约网   蛟河市节约网   舒兰市节约网   磐石市节约网   永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