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层层动员、齐抓共管,充分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工作中,我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调研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对全县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确定了19个标兵村、21个先进村、102个达标村、52个精品屯创建目标。围绕分类提升创建目标,全县累计投资4.8亿元,共实施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350个,新建围墙4.1万延长米、铁艺大门978扇、高标准铁艺栅栏6.1万延长米、石砌边沟21.9万延长米、水泥路71.4公里、柏油路46.7公里、路灯2089盏、休闲广场28处共5.57万平方米,改造农房333户,新建室内卫生厕所564个。
同时,抓好农村环境整治,提高新农村建设整县推进质量。因地制宜地在全县143个行政村制定村规民约,以乡镇为单位落实村屯及公路沿线日保洁、农户门前“三包”责任机制;深化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妇女、共青团员模范带头作用, 发动群众在卫生整治、创建美丽庭院、打造示范街、落实村规民约等方面发挥能量。今春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机制推动,各乡镇共配置垃圾箱415个,培植花海景观带124处、共180.7万平方米,绿化美化公路450公里,初步选定美丽庭院1.8万余户、干净人家2.3万余户。
此外,我县积极培育富民产业,提升新农村建设整县推进能力。依托我县特色农业资源,将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以“样子哨镇新时代棚膜园区”、“金川镇多帮生态园”、“朝阳镇新胜果蔬观光采摘园”、“楼街朝鲜族乡云龙园林”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县共发展农旅融合型的生态农业经营主体70余家,覆盖土地4.3万亩,带动农户9600余户。在巩固壮大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利用种植业结构调整补贴政策,与林地清收、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大力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新发展山核桃1875亩、大榛子2957亩、糯高粱1198亩、蒲公英2213亩,共带动农户6800余户。
今后,我县将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升级版新农村。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