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辉南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辉南

  地方资讯
我县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辉南镇传承红色精神引领小镇发展
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三农
辉南县备耕生产工作已全面展开
省政府检查组深入我县检查2018
辉南:创建特色小镇
我县召开百亿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推
辉南加强软环境建设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通化打造群众满意就业服务平台
辉南公安局强化火灾隐患 整治提升
省多部门首晒“三公经费”决算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新农村    
辉南县——特色农业富了一方百姓
时间:2019-1-13  来源:通化日报  作者:张国威
  如今,在辉南县的乡村,人们可以看到山核桃肽产业项目、野生山核桃露生产项目、丝织品生产……,一个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带活了产业,带火了一方经济。
  
  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辉南县确立了技术先进、规模经营、竞争力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这不,2018年辉南镇永兴村的黄烟又丰收了。村长季有东一边翻看着烟叶的晾晒情况,一边高兴地说:“再有几天晴天,就能晒得差不多了。”远处,晾晒的烟叶连成一片,甚是壮观。永兴村位于辉南县辉南镇,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些年来,这个村依靠黄烟种植,全村年收入达50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然而,时间推回到40年前,永兴村是有名的贫困村。那时,当地人总结永兴村有“五多”,即山多、草房多、光棍多、债务多、文盲多。一提到过去,季有东说:“以前永兴村穷啊,种庄稼产量也不高,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在他的记忆中,永兴村的翻身史是伴随着烟叶产业不断发展的。他对记者介绍说:“我是1977年高中毕业的,那时候村里就种植黄烟,但是产量不高,由供销社统一收购,价格也低,几毛钱一斤。”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是从那时起,永兴村的黄烟种植规模和产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变化的,还有村里多起来的瓦房和村民鼓起来的腰包。1983年,季有东种下了2亩黄烟,不只是他,村里种植黄烟的面积渐渐多起来。1997年,村里带头发展黄烟种植项目,鼓励村民种植黄烟,还免费送烟籽,教栽烟技术。随着种植技术、种植品种的不断优化改善,种植规模连年增加,村民收入节节攀升。“我们村水好、土好、气候好,种出的烟叶质量好,都已经卖到了山东一带。”季有东说,2018年烟叶种植面积已经占到全村耕地的85%。2007年,永兴村成立了黄烟种植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唐发明对这些年村里的变化感触很深。他介绍说:“现在的永兴村是大学生多、存款多、黄烟多、林子多、小车多,村民的生活是越过越好。”特色农业,让辉南世代从事农田劳作的农民们生活日新月异。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永兴村的黄烟种植史是辉南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缩影。辉南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特色农业发展有声有色。市场冲浪数十载,山核桃、大榛子、野山参等等,成为辉南县特产经济的一张张名片。
  
  小小的烟叶成为摆脱贫困的“黄金叶”,永兴村的黄烟种植发展历程令人印象深刻。这段历程的叙述者,既是开拓者、见证者,又是受益者。59岁的季有东与37岁的唐发明,两代人都曾为销售烟叶跑市场、找渠道,为全村黄烟产业的发展,不断开拓前路。在孜孜不懈的努力中,展现了改革开放与个人奋斗的密切联系。也许,这也是辉南特产经济能够发展的如此红火的秘诀。

( 责任编辑:孙慧颖 )
通化市节约网   梅河口市节约网   集安市节约网   通化县节约网   柳河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