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水壶瀑布景致壮观秀丽,流水清澈见底,冬天水不封冰,夏日冰凉刺骨。炎热的盛夏时节前去,一定会看到水珠飞溅、雾气蒙蒙的景象,一阵阵凉气袭来,沁人心脾,可谓避暑度夏的最好去处了。
吊水壶景区沿线全长2380米,分上下游两段布局规划,全程建有栈道和12座结构各异的木桥。吊水壶瀑布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极个性化的地貌构造和种类丰富的植物群落,被游人们称之为"森林氧吧"。
由瀑布下游溯流而上,首先是一座木拱桥--娱桥。桥下的水域,几百条虹鳟鱼清晰可见。从戏鳟桥上过去,沿着栈道向里走300米,在附近的一片山坳里,集中分布着21口"火山井"。顾名思义,火山井,浑圆的井口突出地表,直径最大的不过1.5米,
深度均在2-3米之间。井壁是坚硬的熔岩,若仔细观察,井壁上有着完整的文理。但火山井并非取水之用途,令人称奇的是,每个火山井底部都存有大量木炭,井壁上的文理,看上去就象树皮的文理一样。它是怎样形成的?从发现这片神奇的"火山井"开始,有关专家指出:金龙顶子山在喷发时期,呈液态的岩浆流在地表流动,极短的时间里流过山脚的这片谷地,这里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很多参天大树被岩浆流包裹,迅速燃烧炭化,形成"火山井"奇观。
瀑布周围树木密布,树种繁多,唯有数十棵柳树聚集一处,一株高达30多米,且笔直挺拔,犹如穿天杨一般,毫无柳树之婀娜。这种树叫旱柳,在龙岗山脉上很少见,尤其是高达30多米的旱柳,更加少有了。 ( 责任编辑:薛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