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辉南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辉南

  地方资讯
我县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辉南镇传承红色精神引领小镇发展
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三农
辉南县备耕生产工作已全面展开
省政府检查组深入我县检查2018
辉南:创建特色小镇
我县召开百亿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推
辉南加强软环境建设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通化打造群众满意就业服务平台
辉南公安局强化火灾隐患 整治提升
省多部门首晒“三公经费”决算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理论探讨    
智慧城市:信息孤岛待解
时间:2016-2-21  来源:科学网  
  智慧城市建设再度迎来风口期。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部署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运用“互联网+”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保障水平。
  
  这意味着继2014年8月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智慧城市的地位再次升格。
  
  但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智慧城市的试点虽已有时日,但推进速度并不算快,信息孤岛的问题亟待解决。
  
  加速蔓延的趋势
  
  2013年,全国90个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开始,住建部和科技部截至目前已经联合发布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包括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
  
  2015年12月24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
  
  来自《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快速向二、三线城市和区县蔓延,且除了试点城市,超过60%的地级市以上城市也开始规划建设智慧城市。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会长蒋正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数量大约达到300多个,假如加上一些非试点的城市,大概总共有400多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信息惠民工程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成绩显著。”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表示。
  
  信息孤岛的制约
  
  在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存在不少障碍。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傲指出,智慧城市,涵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从技术角度来看,通信网、互联网和物联网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基于三个网络的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应用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但目前存在一些信息不够畅通的现象。
  
  “从当前各地的推进热潮看,尽快构建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特别是数据互联互通的标准,会对减少未来发展的潜在障碍具有重要意义。”中兴通讯智慧城市学院执行副院长孙鹏指出。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也表示,智慧系统就是一个“粘合剂”,要把传统城市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使它智能化。但是,从难度上来讲,过去进行了那么多年信息化建设,却形成了很多的信息孤岛,“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难点就是将信息孤岛连接起来,通过整合发挥更大的能力,消除部门间信息孤岛和利益壁垒”。
  
  亟待加强数据挖掘
  
  那么,如何破解信息孤岛的难题呢?
  
  蒋正华表示,在未来创建智慧城市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摒弃封闭思维,促进开放共享和融合创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结合是“互联网+”的核心理念,整合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这方面,贵州省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贵州日前启动的云上战略,要求各级政府数据都要上云平台,政府数据必须公开。自2014年起,贵州省以工业、交通、环保等7个部门为首批试点,开展数据集聚和云应用。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马宁宇表示,未来要在数据会聚的基础上,建立共享开放的标准和机制,变数据孤岛为信息热岛。
  
  而《报告》也强调,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数据挖掘的社会价值将进一步彰显。大数据挖掘的价值逐步释放后,政府将可以打通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城市建设。
  
  “总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透明公平特性,打破信息孤岛,开放数据资源,将大大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激情,赋予每个人梦想成真的机会。”蒋正华说。

( 责任编辑:张君鹏 )
通化市节约网   梅河口市节约网   集安市节约网   通化县节约网   柳河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