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珲春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珲春

  地方资讯
珲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扶持中小微企
珲春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549户
全心全意为村民当“服务员”记珲春
吉林珲春:“边疆货郎”唱响“扶贫
在希望的田野上
2.33亿!珲春市近四百家中小微
党员干部“直播带货”,为珲春特色
共抗疫情 友谊长存 珲春市政府向
 
  节约行动
集约节约用地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珲春法院打响无纸化办公发令枪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2016年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口号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珲春环保局吹起勤俭节约风
节俭养德全民节约珲春在行动
珲春一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地方资讯    
全心全意为村民当“服务员”记珲春市密江乡东新村第一书记赵剑锋
时间:2020-10-12  来源:中国吉林网  
  “入村访户山路远,午炙生烟夜生寒。只因心忧脱贫事,归来汗水透衣冠。”这是珲春市密江乡东新村第一书记赵剑锋首次遍访贫困户后写下的一首打油诗。2015年7月,现任延边州供销社产业服务处处长赵剑锋被选派到珲春市密江乡东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5年来,赵剑锋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赵剑锋与大家的共同努力,2016年底,东新村支部摘掉“软弱涣散党组织”帽子,被评为“三星党支部”;2017年底,东新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18年底,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城里来个村干部 甘做百姓贴心人
  
  10月9日,在东新村,记者见到了身穿迷彩服、拎着铁叉的赵剑锋,他正要去村民家帮忙清理牛粪,身旁还跟着一条宠物狗。
  
  去村民家帮忙
  
  提起这条宠物狗,赵剑锋说,小狗叫“妞妞”,是村民李东春家的。为了方便开展工作,提高贫困家庭收入,驻村工作队一直租住在李东春家。老两口年纪大了,体弱多病,没有劳动能力,孩子又不在身边,赵剑锋就主动承担了劈柴、做饭、打扫卫生和日常农活。几年下来,赵剑锋和老两口相处得亲如家人,“妞妞”也对他寸步不离,入户走访,它悄悄跟在身边,回到村部,它静静趴在办公桌下。
  
  清理牛粪
  
  “每次开车外出,这小家伙都在村口目送,今年夏天,它还救了我。”赵剑锋说,7月16日,他帮助村民在田间拔草,“妞妞”突然窜在身前狂吠,他一抬头发现一条毒蛇在正前方吐着芯子,吓得他一身冷汗。紧急关头,“妞妞”冲上去一口叼住毒蛇远远地甩了出去,化解了危机。
  
  从村民家回村部,一路上,村民都亲切的称呼这个43岁的第一书记为“老赵”。赵剑锋说,刚来驻村时,村民并不看好他。“他是州里机关的人,下乡来镀镀金就回去了”,“城里人根本不懂农村生活,还能指着他带咱们脱贫”……村民的怀疑和不信任并没有打消赵剑锋工作的积极性。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积极到场帮忙;谁家建个牛棚、修个房屋,他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干;村民生病了要去医院,他自驾车免费接送,并帮助协调就诊;谁家老人耕种菜园,没有劳动能力,他主动帮忙劳动……渐渐地,村民接纳了这个城里来的驻村干部,也愿意敞开心扉,和他促膝谈心唠家常。
  
  查看蜂箱
  
  村民习惯早起,每天天刚亮就起来干农活。为适应农村生活,赵剑锋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出门,协调解决村民的难题,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做好工作调研上报各级党委。5年来,他写了厚厚的5本工作日记,李东春要去医院治疗心脏病,需要联系专家做心脏支架;关大爷要去省医院治疗淋巴疾病,联系省院的朋友;隋志新家的孩子入学,帮助他联系学校;吕淑芹骑电动车摔倒,颅内出血,帮助她就诊……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这位第一书记对村民的牵挂。
  
  为民服务解民忧 做好群众服务员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要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在每本日记的第一页,赵剑锋都这样写道。5年来,他也在全心全意为村民当“服务员”。
  
  赵剑锋的工作日记
  
  村民辛立民的妻子去世多年,他和儿子相依为命,以打零工为生。2017年10月16日,辛立民突发脑出血,情况危急。凌晨12点,赵剑锋被电话铃声惊醒,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联系医院,协助就诊,因救治及时,辛立民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本就不富裕的辛立民家雪上加霜,背负了近2万元的债务。经与相关单位沟通,为辛立民减免自付的5600余元医疗费,并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村民辛立福2018年8月29日突发疾病去世,他没有子女在身边,善后事宜无人料理。赵剑锋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包保单位和乡党委、政府做了汇报。当天雨下得特别大,村里紧急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辛立福的善后事宜,组织村民冒雨帮助料理后事。
  
  村民吕淑芹家的房子冬天冷,想在房前建一个日光采暖棚,但老人没有能力修建;另外,老人家的灶台裂缝冒烟,每天做饭烟熏火燎,睁不开眼睛。赵剑锋了解这一情况后,协调包保单位捐赠物资,顶着炎炎烈日自己动手放线、砌砖、焊接、扣棚,帮助老人新建了采暖棚和灶台,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帮村民干农活
  
  2019年8月14日,受台风“利奇马”影响,连日暴雨,防汛抗洪形势十分紧张。村里一养蜂户的蜂箱全部淹没在洪水中,随时有被冲走的危险。晚上9点,赵剑锋冒雨转移蜂箱,脸上、手上、身上被蜜蜂蛰了30余处。看着他被蜜蜂蛰肿了的脸,养蜂户泪水和雨水混杂着流了下来。
  
  舍弃小家顾大家 一心扑到帮扶上
  
  在驻村工作中,赵剑锋的家人给予了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驻村期间,老父亲经诊断患帕金森症,饮食、行动有障碍,身为老共产党员的父亲怕影响他工作,嘱咐他不要惦记,并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脱贫攻坚是大义,不完使命誓不还”来激励他。岳父患病、孩子高考,他没有请过一天假。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赵剑锋驱车600余公里从松原老家返回工作岗位,完全顾不上每天往返100余公里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妻子。
  
  查看木耳生长情况
  
  舍小家,顾大家!在赵剑锋的带领下,东新村扶贫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带动东新村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规范管理村黄牛专业合作社,协助申请各类财政支持资金124.5万元;引进优质企业资源,采取“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的合作方式发展黄牛养殖产业;协调争取财政资金45万元建设45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年收入2万余元;坚持“智志”双扶,挖掘内生动力,鼓励贫困群众发展庭院经济,2019年贫困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
  
  农产品销售难,赵剑锋通过微信、电子商务等平台发布信息,组织农产品参展,动员亲戚、朋友、同事帮助销售。5年来,赵剑锋帮助村民销售木耳、蘑菇、山菜、药材、柴鸡、鸡蛋、豆油、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达100余万元。
  
  绿水绕青山,野花遍地开,吃穿两不愁,生活有保障!如今的东新村,扶贫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里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 责任编辑:马妍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龙井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