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珲春市敬信镇二道泡村世忠大雁养殖场时正值中午,一个年轻的男子正在往几个饲料槽内添加饲料,成群结队的非洲雁、鸿雁有的划动着水波而来,有的从草丛中“高雅”地踱步前来……
珲春市世忠大雁养殖场场长金京洙
这个年轻人叫金京洙,1980年出生,成年以后,就自觉地担负起养家的重任,开始外出打工。2009年,金京洙在韩国打工时,干起了倒卖韩国养鸭场里废弃鸭副产品的生意,在4年时间里,金京洙“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0万元。此时,金京洙已经成家,家中的老父亲和年幼的孩子都期望着能与他团聚。回到家乡后,金京洙发现,每年春季,二道泡村都会迎来成群结队的大雁在此休憩、觅食,经多方考察,他发现养殖大雁是个非常好的项目,他决定创办一个大雁养殖场。 有了创业目标,金京洙马上着手实施。在敬信镇党委、二道泡村党支部的帮助下,金京洙盖起了65平方米的看护房,建起了100平方米的禽舍,先后从吉林、松原、长春等地的养殖基地引进了非洲雁、鸿雁、野生鸭雏700余只,正式成立了世忠大雁养殖场。金京洙兴奋地说:“今年年末这些大雁和野生鸭就可以产蛋了,产蛋期4到5个月,平均每只可产蛋170到180枚,今年能收入30万元左右。”
养殖场的非洲雁、鸿雁、野生鸭雏
金京洙说,自己马上要盖一座300平方米的禽舍,进一步扩大饲养规模,再去韩国引进孵化器、自动投食器等,等机械全部到位后,自己和妻子就可饲养三、五千只大雁。自己将充分利用家乡珲春的区位、资源优势,收购孟岭村富硒苹果,将富硒苹果发酵后作为饲料,提高大雁蛋中维生素C的含量。明年打算注册一家专业农场,实现孵化到雁蛋精加工的产销一条龙,带动村里有就业意向的年轻人一起打拼。按照年增2000只大雁,年产蛋60万枚,年收入100万元以上,带动村里剩余劳动力20人的目标发展,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致富。(原标题:珲春沃土育新苗—记世忠大雁养殖场场长金京洙)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