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集安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集安

  地方资讯
集安市开展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
集安市非公党建指导服务中心全力推
民政局:杜绝“节日腐败” 保证廉
集安:创建特色小镇
集安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
集安市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吉林银行通化集安支行项目扶持助力
我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动员
 
  节约行动
县税务局多措并举做好税源管理工作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通化打造群众满意就业服务平台
集安:全力清火患保安全、迎“双节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休闲娱乐    
2017集安鸭绿江河谷冰葡萄酒节隆重开幕
时间:2017-12-24  来源:集安广播电视台  
  为充分展示集安鸭绿江河谷产区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大力弘扬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确立山葡萄品种及集安鸭绿江河谷产区在世界葡萄酒中的特殊地位,把“集安鸭绿江河谷—中国山葡萄冰酒顶级产区”的概念推向全国,推向世界。12月9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风土·第二届通化山葡萄酒产区高峰论坛暨2017集安鸭绿江河谷冰葡萄酒节在鸭江谷酒庄拉开帷幕。
  
  通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经希军,通化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文敏,通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刚振涛,通化市政协副主席于森,我市市委书记李东友,市长杨文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德贵,副市长王婧楠与上百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葡萄酒产业技术体系相关专家、世界葡萄酒大师、酒企负责人及媒体人等齐动手,共同参与到冰葡萄采摘活动中。
  
  在冰天雪地间,在挂满果实的葡萄藤架上,一串串紫黑色的冰葡萄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经过长达180多天的日照脱水浓缩,葡萄叶子落尽后,经过零下气温的凝聚,黑珍珠般的果实“顽强”的挂在枝条间,等待着与冰雪完成一场天作之合,忙着采摘的快感让大家忘记了凛冽的寒风。
  
  经过了忙碌的采摘环节,接下来就是专业的、原生态的压榨环节,在现代化的葡萄压榨设备上,每一个程序都不容马虎,压榨之后的冰葡萄汁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成为上好的葡萄美酒。此次冰酒节还专门安排了品鉴活动,地地道道的原材料,经过层层加工,在漫长的发酵过后,摇身一变成为一杯杯顶级美酒,轻抿一口,唇齿留香,芳香四溢,不是所有的葡萄都能做冰酒,正如不是所有的冰葡萄都叫北冰红,从字面上通俗来讲,北是指地域,冰是指出身,红则表明了品质。
  
  北冰红是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含糖高,酸度适中,克服了以往山葡萄品种糖度低,酸度高的缺点,而且在集安鸭绿江河谷栽培可以在树上自然挂果至冰冻,是酿造冰红山葡萄酒的上佳原料,所酿造的冰葡萄酒品质上乘。
  
  适宜北冰红生长的土地鸭绿江河谷,鸭绿江穿过集安境内,自然形成了全长203.5公里的鸭绿江河谷。这里有着独特的小气候,是吉林省年平均气温和积温最高、无霜期最长的地区,也是著名的“中国山葡萄之乡”,中国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由于冬季气候温和,风速弱小,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通透性强,是栽培山葡萄的绝佳之地,因此这也是集安山葡萄在世界山葡萄酒中独树一帜的奥秘。
  
  鸭江谷酒庄宛如世外桃源,这里凭借一流的设备、顶尖的人才,为产区发展建立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这里用中国本土酿造出的“中国的味道”,彰显着中国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这座年轻的酒庄一经问世就成为中国葡萄酒庄典范,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好葡萄酒是用心种出来的,葡萄酒产业是用情怀培育出来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集安秉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长期培育发展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集安鸭绿江河谷产区山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多亩,其中适宜酿造冰酒的“北冰红”以发展到5000亩,集安市将葡萄酒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鸭绿江河谷山葡萄产业带项目建设,发展冰葡萄2万亩,建设酒庄30个,大力开发具有“中国味道”的优质山葡萄酒,把集安鸭绿江河谷打造成为中国山葡萄酒的顶级产区。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通化市节约网   梅河口市节约网   通化县节约网   辉南县节约网   柳河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