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吴光国辑安恢复设治后第四任知县(1905~1907年)。字清华,男,江苏省武进县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由临江县调任辑安知县。任职期间,勤政爱民,做了许多益国益民的好事。柳条边解禁后,时辑安分属通化、怀仁两县。1902年辑安重新设治后百业待兴,首任知县黄锡庚上任未几,不幸物故;德凯继任,忙于建县事务,整顿巡警及强化边务,未及大展拳脚,即被调离;凤鸣贪腐无心政务,在任不到一年,被百姓驱逐出县。 吴光国到任后重视教育,先后设小学堂、师范讲习所等公办学堂各一处。其中师范生六个月毕业,经过考试后发给文凭,办学费用由各保捐助。其到任之初,正值日俄战争时期,日军以军需为借口,强行号夺木材,导致多起木植事件发生,吴光国敢于在中日交涉中据理力争,多次在木植事件、边境事件的斡旋中,保护了国家和百姓利益,成为边境县份中政绩颇丰的知县之一,得到上级的看重和百姓的拥戴; 吴光国积极保护辑安文物不仅抵制了日军企图夺取好太王碑的阴谋,而且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成功保护了刚出土的毋丘俭纪功碑。后为防止纪功碑再遭盗卖和发生意外,吴光国派人将石碑护送到省城奉天(此碑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同年,吴光国又亲自主编《辑安县乡土志》及附卷《辑安县外交公牍》。是年七月,吴光国调离辑安去安东(今丹东)任职。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