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3-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徐志文 孙颜来 |
9月11日电星期六,集安边防检查站勤务中队,忙了一周的官兵们正在休息,警营里显得十分寂静。“王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寂静的警营立刻热闹起来。战士们一下子涌过来,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围在中间。“王老师,今天我们练什么节目?”“王老师,我的快板书练的差不多了,再给我指点 指点”,“王老师,这期板报是我出的,您给讲评一下。” 战士们所称的王老师,是集安市文化馆的退休副馆长王佐志。老王当过兵。当过兵的人对部队都有一种眷恋,在老王的心里同样有一种挥不去的恋兵情结。作为文化馆的副馆长,王佐志吹、拉、弹、唱可谓样样精通。退休后曾有人聘他办培训班,老王没答应。可当集安边防检查站政治处徐志文主任找到老王,请求帮助指导中队开展警营文化活动时,老王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而且不要一分钱的报酬。于是,无论刮风下雨,一到周六,老王就骑上自行车,走上10公里的路,来到中队,当起了中队官兵的“编外指导员”。教书法、讲乐理、练快板、排小品,王佐志忙得不可开交。有人劝他,你图个啥?也没什么报酬!老王却说,我就是喜欢和战士在一起,看着他们能学有所成,我也就感到值了。老王根据战士自身特点和爱好,把中队战士编成四个小组:读书演讲组、书法板报组、文艺体育组、影视评论组,每周六组织官兵开展活动,老王分别进行辅导。战士基础差,老王就不厌其烦,耐心细致一遍一遍地教。战士刘仁营会说山东快书,却不会打板,老王自费给小刘买了一副鸳鸯板。一次老王了解到中队后勤班班长部局优秀共产党员王阳军的事迹很感人,他深入挖掘了事迹材料,熬了三个夜晚,编写了快板书《模范班长王阳军》。在老王的精心指导下,中队的业余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过去休息日官兵们无聊侃大山、打扑克、睡大觉的现象不见了,弹吉他,练书法,出板报,说快板,业余生活搞得有声有色。在集安市驻军庆“八·一”文艺汇演中,中队官兵不负众望,群口快板《边检站歌》和歌伴舞《精忠报国》获得了一致好评。 老王把战士当成自己的孩子看,排练间隙,老王总爱和战士坐在一起,唠唠家常。一次,老王在组织教歌时发现战士小张情绪低落,一了解,原来小张父亲劳动时腿摔折了,至今卧床不起。老王二话没说,回家后,让在医院工作的老伴亲自配了几副中药送到小张手上,感动得小张热泪盈眶。时间长了,战士们都把老王当成自己的贴心人,有什么心里话都爱和老王说说,老王也经常把战士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向中队干部反映,协助中队干部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 看着老王风里来雨里去的,老伴有些心疼,老王却说,我和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在一起,感到很充实,虽然退休了,但我感到自己晚年的夕阳红在这绿色的警营里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