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桦甸市依托吉林省“对口浙江”、“东博会”、“第二届吉商大会”等经贸平台,进一步突出市级领导带队招商、重点经济部门驻点招商、产业招商组专业招商、部门(单位)协同招商和以商招商等措施,赴外招商30余次,常山特色小镇等一批“露头”项目得到实质性推进;北京三聚环保、万家百姓物流、中辰药业、吉林奥博等一批规模大、质量优、链条长的招商项目落户桦甸市。
2017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117.34亿元,同比增长12.4%;精心包装5000万元以上项目102个,完成全年计划的102%;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9个,完成年计划的112%;5000万元以上签约项目19个(含框架协议),签约额212.456亿元;重点跟踪项目57个,亿元以上项目34个。
不断夯实软件基础,做好惠企服务。一是认真领会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14条意见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完善《桦甸市招商引资政策》;二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兑现招商引资政策,对全市2012年以来招商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通过企业申报、入企调研、查阅资料、部门确认,帮助企业兑现扶持政策2453.5万元,大大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三是全面加强对项目单位服务力度,积极主动深入企业一线现场调研,帮助汇金钙业项目协调解决手续办理难题,帮助林蛙皮胶原蛋白肽项目联系长春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促进研发中心三个实验室投入运营,“保姆式”、“专业式”服务得到域内外企业的高度认可,为开创桦甸市招商引资新局面夯实了“软件”基础。
强化硬件建设,营造全员招商氛围。一是制定《桦甸市“四位一体、五项联保”攻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431”产业招商小组,细化分解攻坚任务,及时对项目进行跟踪了解;二是完善招商手册,带着项目招商。经过重新梳理和筛选,围绕桦甸市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从特色产业、招商重点、项目推介、政策扶持等方面入手,整合完善产业招商手册,并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开通招商引资微信公众平台,在政府网站设立独立页面,及时发布桦甸市招商引资项目和动态,强化对外宣传和推介,扩大宣传范围。四是完善“天南地北桦甸人”数据库。全面梳理征集桦甸籍域外各方面人才,将其纳入“天南地北桦甸人”人脉资源数据库。采取发布倡议书,利用微信、短信邀请天南地北桦甸人回家过大年,以及以市委书记和市长名义向在桦投资企业负责人发布拜年短信等形式与重要人脉资源建立互动交流的长效机制。2017年全市收集有价值人脉信息60余个,在系列招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务实开展选商招商。推动全市各单位、各部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借助省市搭建的合作交流平台,深度挖掘人脉信息,推介桦甸市“431”产业招商项目,寻找合作“商机”,制定出台了《桦甸市重点产业招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六个产业招商组,“分区划片”开展专业招商活动,重点聚焦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区,与具有投资意向的相关企业进行洽谈对接,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借助“第十二届白桦节”“浙商吉林行”、“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和第二届“吉商”大会等省内大型经贸活动,积极邀请相关企业到桦甸市调研论证、考察洽谈,直接推动一批产业链条长、财税贡献大的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邀请修正药业、绿城集团、莲雾广告、荣氏集团、北京三聚环保、北洋兰格等20余家企业负责人到桦甸市考察,一批重点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高层推动,促进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开工。包保市领导亲自牵头,对全市57个重点推进项目组织攻关,坚持做到重要客商亲自会见,重要考察团亲自接待,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大项目亲自洽谈。桦甸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赴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地,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推进了汇金钙业钙产业园、常山特色小镇及智慧城市、智慧党建、国际休闲运动度假区等重大在谈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引资单位和属地单位共同负责,进一步强化与投资企业的沟通联系,做好项目签约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其在产业政策、项目审批及争取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提高服务质量,帮助企业落实项目落地条件,形成全市上下亲商、重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