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蛟河市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形成了以光伏发电、特色种植、养殖等整镇整村推进的扶贫产业格局。同时,蛟河市还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立了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脱贫新路子,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村“两委”增力的效果。 在天岗镇政府旧址的小楼内,当地村民正在进行木器雕刻,岗子村贫困户张现霞就是其中一员。张现霞的爱人双目失明,身体患病,一家三口每年收入不足万元。如今,她通过“扶贫车间”组织的培训,掌握了木雕技能,在镇里实现了就业。 蛟河市泳江商贸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木雕工艺品生产,其产品大多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去年底,在蛟河市包保部门的助推下,公司加入到扶贫队伍中,开办了木工雕刻学习班,并建立了工作室,场地由天岗镇政府免费提供。 扶贫车间为方便部分困难群众,还把加工原料送到家里,定期回收产品,每个月计件发工资。 天岗镇七道河村贫困户寇明顺,由于腿部双侧股骨头坏死,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只靠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去年底他在村部参加了“扶贫车间”组织的木雕培训班,学习了中性笔、乌龟等物件的雕刻手艺。如今,他在家里雕刻,就有了一份可观的收入。 寇明顺说,今年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他家的房子也被重新修缮。 目前,这种“产业+技能+就业”的工作方式,已在蛟河全面推广,是当地扶双志(智)工作的重点内容。 近年来,蛟河市扶贫工作坚持扶智慧和扶志气双规运行,较好地解决了留守农民就近就业、脱贫增收问题。全市25个省级贫困村,已有10村、2000多人脱贫出列。(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