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江城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江城

  地方资讯
蛟河市公安局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发展方便群众服务
龙潭区大口钦满族镇召开秸秆禁烧工
全省草地贪夜蛾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
昌邑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美术教师“
吉林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新建水上动
吉林市加速推进冰雪产业做大做强
吉林市松花江避暑休闲季在“云”端
 
  节约行动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节约网与农民节
节约网与“厕所革命”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长春市启动2018年城市节水宣传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理论探讨    
关于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的建议
时间:2018-12-27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网  
  委员提案建议:
  
  一、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数字吉林、智慧吉林”的建设不能满足政府管理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二)目前“数字吉林、智慧吉林”的建设不能达到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建设的需要。
  
  (三)目前“数字吉林、智慧吉林”的建设不能满足电子政务与协同办公的需要。
  
  二、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的建议
  
  (一)要明确各自在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中的工作重点。
  
  (二)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要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三)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要尽快制定推进机制。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顺利进行。
  
  (五)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人员的培训。
  
  提案答复:市政网办
  
  一、关于“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的主要问题”的答复
  
  一是为统筹全市信息化建设,我市于2016年成立了吉林市政务服务网管理办公室(简称市政网办),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推进,目前已经收到明显效果。
  
  二是市政网办成立后,积极探索全市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管理,出台了《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吉市政办函〔2016〕55号),规范了项目审批、建设、验收等流程,对全市信息化项目进行了有效管理。
  
  三是市政务云数据基地建设完成,市政务云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大力推进现有信息化系统迁移入云、新建系统入云部署工作,目前已有23家36个信息化系统入云部署,有效遏制了信息化项目硬件设备重复建设的情况。
  
  四是基于政务云平台,推进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社会信用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实现全市“一张图”目标。
  
  五是推进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工作,逐步整合现有专网,实现全市“一张网”目标。
  
  六是我市以“只跑一次”改革为切入点,深入开展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摸清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情况,掌握各部门信息系统数量、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费来源等。
  
  七是目前正在建设的行政审批系统将满足部门之间协调办公的需要,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二、关于“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的建议”的答复
  
  一是我市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建设“数字吉林、智慧吉林”,《吉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待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重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模式、民生服务体系、智慧产业格局、生态宜居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二是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方面,提出拟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政网办,从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抽调专人组成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建设的组织管理和总体推进工作。
  
  三是我市完善信息数据共享交换,构建全市统一、动态更新、共享校核、权威发布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开通市政务信息共享网站,逐步实现信用体系、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基于政务信息共享网站的共享服务。
  
  四是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东北电力大学等本地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完善吸引外地人才、集聚人才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蛟河市节约网   桦甸市节约网   舒兰市节约网   磐石市节约网   永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