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
4月27日日本关东军三十八联队第三大队长车少佐和翻译官朱子岐带领全大队1300余人,从蛟河县新站出发,兵分两路向舒兰县老黑沟推进,从农历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初五,进行了七天的分散抓、集中杀、重点审的罪恶活动,共杀害我山民1017人,只有个别逃进深山老林的人才幸存下来,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的灭绝人性的老黑沟惨案。
7月5日驻桦甸县第五区350名伪军,打死反动军官之后哗变。
8月1日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8月19日伪满成立森林警察队。
8月3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制定关于1935年《关东军秋季治安肃正对满洲国方面之要求》,重点放在伪滨江、吉林、间岛、奉天、安东五省,分三期进行“讨伐”。
9月中旬日伪军开始秋季大“讨伐”。
9月23日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一团一部在额穆县二道河至黄松甸之间颠覆火车三列。
10月11日东北抗联各军发表宣言,响应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的号召,掀起了组建抗联和对敌斗争的高潮。
11月28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1月日本侵略者在吉林周围连续遭到我抗日联军的沉重打击后,企图用残酷的手段在城里进行报复,镇压吉林的进步力量,从12月1日起到月底止,对吉林市爱国知识分子进行“思想大检举”,以“反满抗日”的罪名,先后逮捕了当时毓文中学校长李光汉等吉林师范、吉林一中、吉林女师、市立第五小等许多教员和学生。有的教师因刑致死,余者直到1937年6月末始获释放。
11月中共南满党团特委为响应党中央《八·一宣言》的号召发表了抗日宣言。指出:大战争的恐怖,首先加在东北人民的头上,日帝强盗屠杀中国人民的战争,不但在东北更加残酷,而且正向华北扩张。号召大家动员起来,一致对日作战,要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有枪出枪,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来协助人民军队驱逐日寇。
1935年秋东北党组织为适应游击战争的条件,将中共满洲省委撤销,以四大游击区域为中心,重新建立东满、南满、吉东、松江四个省委,直接受中共中央代表团领导(中共中央代表团设在远东)。
1936年
1月10日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关于建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草案。草案分析了国内外及东北形势,制定了组织条例,提出了人选问题。
2月20日以东北人民革命军为主体,联合抗日友军共同发表《东北抗日联军一军队建制宣言》,决定废除抗日军的不同名称,一律改为东北抗日联军。至此已编成一、二、三、四、五、六军,同年秋冬又编成七、八、九、十军。此后又编成十一军。第一军下属三个师,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活动于桓仁、兴京、宽甸、本溪、沈阳、抚顺、临江、濛江、桦甸、蛟河、磐石、敦化、通化、清原、柳河、西丰、铁岭、开原等二十余县的广大地区。 ( 责任编辑:孙洪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