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这八年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局坚持自主改革创新,通过企业改革成立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实施“七五三二一”工程和“九五三二一”工程,由2000年的负债2.1亿到如今实现年产值15800万元,实现财税收入1280万元,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实现14400元。经济状况从而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林业发展的又一次高峰。
8年,对于吉林蛟河林业局来说,却是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的创举。它彰显了企业创业、改制后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他是林业人努力拼搏的结果。他更是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局局长、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效仲拓荒精神的写照。他已经化成了长白山茫茫林海的中企业家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创业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当张效仲董事长接过沉甸甸的“中国企业改革十大风云人物”的奖牌时,他最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奉献、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事业......
客观分析,科学规划,大胆实践,改革使企业走上振兴之路
张效仲和他团队带领下,吉林蛟河林业已是沧桑巨变,2000年5月,张效仲刚接任局长时,林业的经济形势岌岌可危,全局木材产量逐年下降,昔日的林业老大哥当时负债1.4亿元,所属的林场和企业陷入难以维系的状态,过去以砍伐为主的所属林场、经营为主的贮木场和加工为主的制材厂更是不知路在何方。
在经济国际化,企业现代化的今天,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为此改革用人机制,加强育才管理。在从“等靠当官”到“赛马选人”这几年,张效仲和班子成员主张“赛马”机制,把会管理、懂技术、群众威信高的复合型人才选派到领导岗位,职工的热情空前高涨。
张效仲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班子共同决定,一改过去党委、人事部门封闭选拔干部的办法,以公开竞聘和考录进行公示来选拔干部。同时各部门领导逐级签定目标责任状。2001年初,在全局职工代表大会上,林业局兑现承诺,对超额完成任务的中层干部实行重奖,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中层干部就地免职。这一举动震撼了全局职工。由此,张效仲也得到了职工的信任。注重在基层一线优秀干部、年轻专业干部、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中选拔后备。正是这些想为民,能为民,一心为民的创业群体,托起了蛟河林业发展又一次跨跃。
科学规划企业发展的思路,让大山永续利用,决不能单纯地靠山吃山,吃穷拉倒。“要生存、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决不能守着宝山受穷”。张效仲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经过多方考察论证,2000年6月,在中共蛟河市林业局第六次党代会上,张效仲提出了今后五年蛟河市林业局的发展新思路。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实施林业多种经营,向资源保护性开发要效益的决策。重点实施了“七五三二一”工程。即“七个一”内容为建设一个设施较为完备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建成万亩果实林基地,建成万亩林药基地,年林业增加值1亿元,年完成利税1000万元,林业系统公共积累达到1000万元,安置转岗职工1000人,实现“五无”目标,即无下岗职工,无亏损企业,无欠税单位,无重大森林火灾,无重大伤亡事故;搞好“三个”转变,即:搞好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搞好由林业人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搞好人治向法治转变;确定“两强”观念,即:强局、强场;推行“一个战略”,其含义是依托林业资源的产值总额占蛟河市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0%以上。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使林业经济融入地区产业带,率先在全省林业系统成功地实施了森林旅游业,开拓了以石材等九大支柱产业群,建成了万亩林果基地、万亩林药基地。蛟河市林业局林业经济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森林旅游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产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九大产业工程齐头并进。以林果业、林药业为支撑的林产品经济框架初步形成,林业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
张效仲感到要使林业的跨越发展,让蛟河林业甩掉包袱,职工安居乐业,必须解决濒临破产或停产的企业列为重点。蛟河市东北林产工业公司是一家瘫痪多年的企业,也是蛟河市里的“老大难”问题,多年来职工多次上访,企业本身不能自救,张效仲不顾别人说“历史遗留问题,你可千万不要惹这个篓子”的忠告,他大胆的提出了将东林公司破产重组,并得到了市里、局里的肯定。于是,他大刀阔斧的按照法律程序,使这家公司破产,既甩掉了7000万元债务,又为多年来一直没有着落的职工带来了一线生机。为了彻底解决这户破产企业,张局长带队与企业留守处人员跑沈阳、奔北京、去黑龙江、吉林长春等地招商引资。最后招来珲春一家客商一次性买断东北林产工业公司,不仅盘活了这家企业,而且解决多年欠发职工工资奖金等遗留问题。
林业汽车队早已解体,职工已成为社会自然人。可张局长感到这些同志不仅就业难,而且也增加了社会负担。张效仲多次上省城、国家争取实施分类经营、速生丰产林工程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等办法,争取国家防护林资金近1000万元,并通过护林管护、抚育等办法,安置职工1000人。仅东林公司职工就安置405人,实现林业系统职工全员就业。进一步理顺了职工的情绪,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随后,在他的努力下,蛟安木业、亚森木业等一批盘活原有停产企业的招商企业纷纷落户,并实现了林产品深加工。正是他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使蛟河林业以更加和谐的方式在进步。
创新思维和发展思路,用创新引领企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让沉睡的大山露出迷人的姿色
在发展思路中,蛟河市的旅游业被张效仲看好。
要在林业保守的思想中找出一片绿地,构建成绿色长廊,成为林业人的生存之路谈何容易,有人为张效仲担心,更难免有人说点泄气的话,什么纸上谈兵,什么异想天开等等,不一而足。张效仲不在乎别人怎么说,经过周密的思考,最终确定了他要奋斗的目标。此刻,他俨然是个卒子,义无返顾。
在拉法山景区的主峰上,他对一起踏查的张弘副书记说,咱们在也不能总盯着砍树啦,咱们的这些树是让人家看的,如果现在不发展旅游,今后的职工吃饭是个问题。如果不发展旅游那今后将失去生存和竞争的砝码”。
可是蛟河市现有的拉法山景区和庆岭景区的产权虽在林业,可他们的经营权早已出让,要想收回,不光要胆识,还要保守的思想想对抗,在职工开不出工资的情况下,还要出钱收购景区,冒的风险可不小。更何况,从1989年开发拉法山和庆岭景区到2000年还处于初始状态,没有发展起来,让人对旅游业失去了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谈判,张效仲与他的部下硬是把已经不看好的一山一岭,花了160万元给收了回来。
在张效仲率领下,累计投资1亿多元开发建设了秋天童话红叶谷、关东奇山拉法山、森林浴场庆岭、小长白山老爷岭、山水画廊松花湖、关东九寨冰湖沟六大旅游景区,外界不信,局内的许多职工也不敢想象。但事业要发展,发展需要钱。钱不会自己生,也不会有人施舍,只能自己想办法,找出路。山不转人转,张效仲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搭梯上楼,打造了全国的红叶知名品牌,培育了支柱产业。他把森林旅游的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成了红叶经济,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的经济战略,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张效仲并没有将目光停留在眼前的旅游条件上,而是以全新的思维看好了旅游业的前景。按照“全面规划,重点开发,统一开发,分布实施”的原则,对森林自然景观加以雕琢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开发旅游建设,从不吝啬,用他的话讲,一个景区每年不建设,不推陈出新,那将失去生机和活力,没有亮点。
为了不让大山沉睡,为此他确立了以蛟河市国营6个林场所属的拉法山、庆岭、红叶谷、老爷岭、松花湖、冰湖沟六大景区的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全局动员,全民参与,奋斗五年,高标准建设国家森林公园”的宏伟目标。
张效仲率领蛟河市林业系统的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拼搏进取,走出了一条“跳出林业发展林业”的新路子,不仅使林业焕发生机,而且将旅游业打造成了蛟河市的新兴支柱产业。2004年蛟河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蛟河长白山金秋红叶旅游”作为吉林省四大节庆活动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旅游节庆活动名录。2006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获得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中国旅游学会生态专业委员会授予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佳生态旅游景区。以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载体的“红叶之城,魅力蛟河”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创新经济发展使企业增加发展的巨大空间。
从自身做起,为人表率,展现人格魅力
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克己奉公为人称颂。他每走一个单位,都从群众利益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对困难职工、林业子女上大学都给予帮助,对复员军人优先安排岗位。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就业、烧材等实际困难,所以他每走一个单位大家都舍不得让他走。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对自己严格要求,决不违反党的纪律。作为主要领导,作为一个集体的领头人,他深知团结就是力量,深知“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他非常注重班子的团结、职工的团结。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集思广益,广开言路,从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办事公正,作风民主,决策透明,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自己所做的廉政承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过好工作和生活中的人情关、金钱关和吃喝关。在抓制度建设,率先垂范。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尤其是在担任主要领导时,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同时,严格财务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做到节约开支,帐目清楚,花钱集体研究,规定超出万元的资金,必须党委会研究决定,做到无挪用、乱用现象。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造林用苗木坚持公开招标,一切正规化、公开化、程序化。
工作30多年来,自己、妻子、女儿均未涉足商场,更谈不上违规经商办企业。从来不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和高消费场所。在张局长的影响下,林业局制定了严格的局领导招待费制度,超出年度招待费不在报销,可他每年都是最少的。规定班子成员上下班不准专车接送,单位没有专车,外出统一由行政办派车。坚持领导干部述廉和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系统内多年来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打铁还得自身硬,他不仅坚持自己带头执行廉洁自律,而且注重自身的表率行动、创新的发展观念及健全的制度规范来影响和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在他的影响下,全局干部抓经济、干事业的人多了,推诿扯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少了,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的人多了,高高在上、畏首畏尾的人少了,全局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抓经济、开拓创新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深化改革迎挑战,九大公司绘宏图
为了蛟河林业光辉的明天,张效仲认为应该跳出山门,变林业经济为林区经济的同时,开始向林外创业。一个走产业市场化、经营多元化的林业股份制经营模式在他的脑海里打上深刻烙印。一个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思想在脑海里形成,重点实施“九五三二一”工程,即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重点公益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松花江流域治理工程。
2005年12月30日,率先在全国地方国营林业局实施企业股份改制,以自然股的形式,全体职工入股,组建了注册资金9000万元的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并相继组建了林业九个分公司。扎实推进森华木业、天林石材开发、森林旅游、森林经营、森龙经贸开发、森利物业管理、森夥房地产开发、松花湖渔业、天利物流经营九个子公司建设;建立三个社会主义新林业示范林场,即横道子林场、天岗林场、爱林林场;完善二个基地建设,一是完善林下经济基地。继续完善发展林果、林药、山野菜、林蛙等林下经济。二是实施安置再就业人员5000人,国家体制改革后的解除劳动关系人员不推向社会;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翻的目标。即实现职工年收入23000元,社会贡献有较大提高。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
张效仲董事长对九个子公司的管理,采取层层签定责任状,采取“联责、联量、联本、联利”经营模式,管理层实行年薪制,分公司经理年薪6万元,年末实行效益奖。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林业九个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森华木业分公司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变粗放型原木销售为加工利用,搞终端木业、精细加工。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针对国内、国际市场对木材产品的需求,确定林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如今,新建厂房7000平方米,引进了国外机械,先进的生产设备,主要经营集成材和高档家俱,加工木材实现5万立方米,实现产值4000万元,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重点出口日本、欧美等国家,安置就业人员300人。
天林石材开发分公司,是依托资源创办的新兴产业。张效仲董事长看到近年来,蛟河的石材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正在逐渐形成,产品已经打入国内、国际市场,销路好、售价高。虽然蛟河的天岗镇的宝林石矿,国内和韩国、日本的一些客商由于开采难度大等各种原因放弃了开采,但张效仲在大山里摸爬滚打了30多年,深知宝林石矿蕴藏的商机,用他话讲,宝林石矿储量如果有计划开采得100年。仅次一项,就可养活公司全体股民。如今,公司现已投入2000多万元,实现初级的矿山开采与石材加工磨制,达到一个公司、两个矿山、三个板厂链锁式加工产业,成为股份公司的领军项目。
森林旅游分公司把已成型的拉法山景区、庆岭景区、老爷岭景区、红叶谷景区、冰湖沟景区、金蟾岛景区划规整合在一起,由森林旅游公司统一经营,按现代旅游企业模式管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景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改变国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实现林业二次创业和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森林经营分公司为充分发挥林场的资源优势,推进公司体制和机制创新,迅速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管理先进、运转高效、业绩突出的现代化规模企业。加快推进了国有场圃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进程。对于商品经营型林场以经营好现有森林、培育好新植林,在限额采伐指标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公益型场圃以管护好重点公益林、培育好新植林,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经营管理,使企业保持年35%的经济增长速度,创建了有特色的管理和分配模式,培树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成为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流砥柱。
为
为了进一步改善蛟河林业机关的办公环境,2005年5月,张效仲董事长提出自筹45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20层防火指挥大厦。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林业局被吉林市委授予先进党委、政绩突出班子;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连续二十五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标兵单位;被省政府评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优秀单位;被吉林市政府评为平安文明示范单位;被吉林市政府评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被吉林市政府评为平安示范单位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吉林省林业厅评为国家森林鼠害工程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被吉林省政府命名军民共建先进单位;拉法山、红叶谷风景区连年被吉林市、吉林省旅游局授予最佳旅游景区、红叶谷宾馆多年评为吉林省明星宾馆、青年文明号、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吉林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吉林省依托职工办好企事业最佳经营管理企业、中国企业改革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张效仲同志以其突出的工作业绩,踏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的公仆形象。他连续多年荣获吉林、蛟河市优秀领导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新长征突击手、吉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吉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吉林市劳动模范、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森林防火模范、吉林省依托职工办好企事业最佳经营管理者、吉林省带头创业促进就业先进个人、吉林省和谐劳动关系最佳经营管理者。2007年1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品牌管理科学院授予张效仲董事长“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蒋正华、王文元等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
“但得有心常自奋,不用扬鞭自奋蹄”,张效仲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蛟河大地上绘就一幅林业的美丽画卷,但他没有骄傲,他也不可能骄傲,因为在他和伙伴们心中,还有更长更新的科学发展蓝图。 ( 责任编辑:马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