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蛟河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蛟河

  地方资讯
拉法街加强春汛防御工作
天北镇志愿者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乌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全力
拉法街春节前慰问老党员
河北街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市教育局全力做好单元长网格化工作
市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成果展示亮
我市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推
 
  节约行动
河南街多措并举 杜绝餐饮浪费
新站镇加强机关食堂管理 杜绝餐饮
节约网座谈“浪费之风必须狠刹”纪
节约网有自己的“减少浪费日”
节约网,坚持节约再出征
节约网与农民节
节约网与“厕所革命”
2018长春资源节约论坛成功召开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蛟河市林业局:实现六个创新 加快林业发展
时间:2016-2-8  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作者:王向新
  实现六个创新加快林业发展——蛟河市林业局党委自主改革创新强场富民
  
  蛟河市林业局在六个方面实现自主改革创新,使林业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品牌管理科学院授予蛟河市林业局中国企业改革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蛟河市林业局在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高峰论坛会上,以《坚持改革创新,建设和谐林业》,代表全国林业企业做改革经验交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布赫,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等领导在企业改革表彰大会上做了重要指示,在人民大会堂为获奖代表颁奖。
  
  在经营思想和发展战略上创新,开创林区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2000年,蛟河市林业局第六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把林区的经营思想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到生态建设上来,着眼长远,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
  
  面对全局负债1.4亿元,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的艰难处境,党委组织班子认真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带领大家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寻找出路,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增强了发展林业经济的能力。
  
  先后争取国家资金近1亿元,重点实施了“五项工程”,即“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重点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松花湖流域治理工程。“七五三二一”工程,“七个一”即建设一个设施较为完备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建成了万亩果实林基地,建成了万亩林药基地,年林业增加值达到1亿元,年完成利税1000万元,林业系统公共积累达到1000万元,安置转岗职工1400人;实现了“五无”目标,即无下岗职工,无亏损企业,无欠税单位,无重大森林火灾,无重大伤亡事故;搞好“三个”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搞好由林业人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搞好人治向法治转变;确定了“两强”观念,即强局、强场;推行“一个战略”,即实现林业产值37538万元,林业资源的产值总额占蛟河市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0%以上。
  
  这些工程的实施以及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林业发展后劲,使林业经济走出了低谷。局党委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拼搏进取,走出了一条“跳出林业发展林业”的新路子。
  
  让奇山秀水扬名,打造红叶知名品牌。林场陆续投资1.2亿元开发建设红叶谷、拉法山、松花湖、老爷岭等六大旅游景区。蛟河林业局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旅游业,建设了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
  
  如今,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红叶旅游节,已成为吉林省四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红叶谷”由此成为全国知名旅游品牌。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发展30周年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荣誉称号。2014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各景区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3000万元。蛟河市2014年共计接待游客5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8亿元。从2002年起,蛟河的旅游收入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收入增幅呈现翻番增长趋势,旅游业占GDP的比重8%,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
  
  蛟河市成功跻身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2006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同年获得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景区,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办公室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森林公园。吉林省的红叶旅游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节庆30年著名品牌。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通过学习,局党委班子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把森林资源管理当做是林业的生命。
  
  该局持续开展森林资源百日宣传、森林防火宣传、集体林权改革等工作。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公益林管护、松花湖流域治理工程、清收还林工程、毁林开参地等治理活动,建立健全了征占用林地全过程管理制度,依法管理林地。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35.18万亩,该工程现已全部成林,使蛟河市新增林地面积20.18万亩。2013年9月25日,吉林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以《蛟河市致力生态建设》为主题进行了报道。荣获吉林省第三届关注森林文化宣传奖。
  
  林业执法人员还对征占用林地实行跟踪检查和现场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占用林地的各项审核制度。林政管理部门、资源管理机构与森林公安机关密切配合,严厉打击乱砍盗伐、乱挖乱采、乱捕滥猎等违法犯罪活动。先后开展“百日会战”、“绿盾”、“绿剑”、“利剑”、“加强林地保护、制止毁林开垦专项行动”、“整治年”等专项行动。2010年至今共清理回收林地3232公顷,全部实施还林。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在产业格局和经营内容上创新,全力打造长白山特色产业体系
  
  近几年,可采林木资源越来越接近枯竭,班子成员解放思想,求实创新,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坚持两大体系同时抓,三个效益一起要。本着“放水养鱼”的原则,降低门槛,搞好服务,完善林业发展政策,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全方位立体开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尽快缓解林业危困的局面。实施生态采育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公益林管护、松花江流域治理等工程,既促进了生态建设,也为发展产业奠定了资源基础
  
  目前,开发的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后续产业,为蛟河林业局的经济长足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万亩林药、万亩林果”基地建设过程中,鼓励林场职工和农民大力发展红松果实林、速生丰产林、果树林等经济林种植工程,目前,全市经济林已达18.586万亩。
  
  山林长成“小银行”,沟溪化作“聚宝盆”。近几年,局党委号召各林场大力利用林地和过去看不起眼的沟趟子,积极扶持引导林农发展食用菌、灵芝、人参、五味子、林蛙、小浆果等特色产业工程。目前,黑木耳突破7.2亿袋,中草药种植面积发展到5.2万亩,小浆果发展到3.7万亩,年产林蛙油干品50吨,蛟河市已成为长白山林蛙主产区、国家北五味子产业基地和东北大型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
  
  以林果业、林药业为支撑的林产品经济框架初步形成,呈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林业经济五大产业工程齐头并进,蛟河市林业经济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10年6月28日,蛟河市林业作为吉林省首届林业产业大会分会场之一,会上蛟河市林业局以《转变体制机制,拓宽产业领域,做大做强县域林业经济》作经验交流。
  
  在生产关系、体制机制上创新,全面增强林区经济的活力
  
  2005年,蛟河市林业局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跳出山门,变林业经济为林区经济的同时,开始林外创业,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思想的转变。
  
  “观念决定出路,思想决定效益”。局党委提出未来五年,要深化改革,重点实施“五五三二一”工程,即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重点公益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松花江流域治理工程;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提出跨行业、跨行政、跨地域的方针,组建了场圃联合体。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企业改革成立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的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吸纳域内19个国有场圃为公司股东,职工参股的股份制公司。并相继组建林业五个分公司,即森华木业公司、天林石材开发分公司、森林旅游分公司、森林经营分公司、森龙经贸开发分公司;建立三个社会主义新林业示范林场,即横道子林场、天岗林场、爱林林场;完善二个基地建设,一是完善并发展林果、林药、山野菜、林蛙等林下经济,二是实施安置再就业人员5000人,国家体制改革后的解除劳动关系人员不推向社会;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翻的目标,即实现职工年收入23000元;社会贡献有较大提高,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
  
  对五大分公司实行目标管理,采取层层签定责任状,对分公司采取“联责、联量、联本、联利”经营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行“全局一盘棋,指挥一体化,经营一家人”的理念,实行股份制运作,公司化经营。管理层实行年薪制,员工实行绩效工资,年末实行效益奖。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企业通过不断增资,注册资金已达10397万元,新成立的园林绿化、森夥房地产、森兴矿业、钢架结构、轨道车辆配件等10余个分公司、子公司及股份制公司,股份制改革彻底扭转了亏损局面,盈利逐年增加。2011年,公司总利润实现6000余万元,实现税收3000余万元。
  
  森华木业公司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变粗放型原木销售为加工利用,搞终端木业、精细加工。其中集成材、家具以精湛工艺和优质环保产品享誉世界,2006年成立以来,实现当年建设厂房,投入生产,当年见效益,产品全部出口德国、英国等欧洲和东南亚地区。仅2013年就出口创汇336万元美金,上缴税金300余万元人民币,安置富裕职工600余名。
  
  天林石材开发分公司是集花岗岩开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工矿企业。六年来,在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累计投资1.1亿元。天林矿区、保林矿山、太平山矿区三个矿区总储量达2亿立方米。矿山拥有五台进口挖掘机、六台柳州铲车、矿山锯15台等大型设备,三座矿山设计年开采量总计达25万立方米,实现初级的矿山开采与石材加工磨制,达到一个公司、三个矿山、三个板厂链锁式加工产业,成为股份公司的领军项目。
  
  森林旅游分公司把已成型的拉法山景区、庆岭景区、老爷岭景区、红叶谷景区、冰湖沟景区、金蟾岛景区划规整合在一起,由森林旅游分公司按现代旅游企业模式管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享,从根本上改变国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森林经营分公司为充分发挥林场的资源优势,推进公司体制和机制创新,迅速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管理先进、运转高效、业绩突出的现代化规模企业。通过经营管理,使企业保持年35%的经济增长速度,创建了有特色的管理和分配模式,培树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成为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流砥柱。
  
  在实践宗旨和生活方式上创新,全面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009年,蛟河市林业局启动了总投资2.4亿元的林业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相继实施了廉租房建设、危旧房改造、平房维修等工程,如今,在天岗镇东、蛟河经济开发区天津街、蛟河河北街道团结村泡子沿屯,新建了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3个保障房小区。中国绿色时报报道了该工程让3048户蛟河市林业职工圆了安居梦。
  
  为防止农民受利益驱使出现反弹复耕现象,林业局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号召发展以庭院为主的舍饲圈养,实行封山禁牧,妥善解决耕地不足,加快发展后续产业。
  
  近几年,庆岭镇和平村3社农民依靠庆岭活鱼一条街和红叶谷旅游景区,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发展果树产业,山头经济。局党委书记得知此事后,积极用活国家政策,多次上省厅为庆岭镇和天岗镇争取经济林指标379亩。仅庆岭镇和平村就种植了南果梨、早酥梨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果实林114亩。为天岗镇窝集口果树村争取经济林指标265亩,每年红叶旅游节期间,天岗镇窝集口还举办了果树采摘节。目前,该村农民仅果树一项产业人均增收1400多元。中国绿色时报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局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稳得住,不反弹”进行报道。由于一心想着农户,帮助农户发展替代产业,蛟河市逐步实现以退耕还林带动产业开发,以产业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良性发展。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和载体上创新
  
  蛟河林业局党委以激发创造力为重点,塑造林业精神文明新形象,开展以争创“文明诚信窗口”、“五文明、五满意”、“文明在景点、满意在游客”为载体的创建活动。积极培树文明发展的企业形象,培树文明向上的职工形象,培树文明公证的执法形象。以及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宣传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品牌,树立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
  
  加强政风建设创新,积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为切实推进政务、事务公开,把政务公开的有关内容通过文件、公告、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揭示板上墙、挂牌服务等,公开职责范围、服务标准和举报电话。
  
  林业政务服务大厅以“优化办公程序、优良办公环境、优质服务上水平”为主要内容,竭诚为民服务、为投资商服务。为了简化办公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工作模式。规定所有职能部门都要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实行“限时办结”的原则,创造更加便捷、规范、高效、最优化的办公程序。
  
  开展服务承诺创新。局机关科室、事业单位、执法部门开展“六个零”服务承诺,即信息服务零误差、环境服务零挑剔、办证服务零距离、办证流程零障碍、办证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积极兑现服务承诺,简化办事程序。
  
  开展行风建设创新。局党委班子对于执法单位注重教育培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出依靠内功执法、依靠机制执法、靠正气执法。蛟河林业局木材检查总站请市纪委到总站开展专题讲座,引导检查人员筑牢思想防线,树立廉洁正气。检查员张春林铁面无私执法,曾多次遭受打击报复,但仍然规范执法,刚直不阿。2001年以来,蛟河市林业局木材检查总站规范执法,先后拒收不法人员贿赂500多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500多万元。木材总站先后被评为吉林市先进木材检查站、吉林市标准化检查站。吉林日报以《蛟河木检站铸起绿色长城》、江城晚报以《假装搬家,偷运木材,蛟河多起非法搬运木材案被查处》新闻进行了报道。蛟河林业局在全省林政执法大会以“筑起坚强后盾,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了经验交流。如今,各职能部门积极为民服务,执法单位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秉公执法,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在党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上创新
  
  在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着重解决发展思路、班子配备、精神状态、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制度建设和权利监督等问题。局党委十分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林业基层干部队伍。
  
  不拘一格选人。局党委注重在基层一线把工作优秀、年轻、有专业特长、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中选拔后备。在选拔中采取推荐、考试、考核、公示相结合的办法,组建了110人的场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为林业的发展储备了后备力量。
  
  加大投入育人。局党委把培训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始终把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抓在手上。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岗位技能、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水平为重点,开展委托培训、集中培训和定期轮训,带领基层干部到福建、温州等地参观考察,开拓视野。
  
  以制度规范约束人。局党委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集中制制度,党委议事规则,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10项制度。班子成员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领导干部述廉制度和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局机关和林业系统职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开展载体激励人。蛟河市林业局党委积极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2013年,为鼓励和扶持企业和一线职工开展多种经营创业致富。开展了“五带三提高工程”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创业致富,带头搞好生产经营,带头服务人民群众,带头遵纪守法,提高党组织战斗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目前,全局职工从事林蛙、梅花鹿养殖、食用菌种植、药材种植、苗木种植、红松果实林种植、汽车货运、餐饮服务等多种经营的职工有几百人,实现创收1700余万元。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委班子成员深入到天南、松江、太阳等林场召开基层干部座谈会,林农对话会,征求他们对党委的意见和建议。在民主生活会上,带头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蛟河林业局736名党员的思索变成736名党员的行动”先进事迹,被吉林市委评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加强宣传鼓舞人。近三年,蛟河林业在江城日报、吉林日报、吉林工人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旅游报、长春晚报、江城晚报、东亚经贸新闻,以及《吉林工运》、《吉林经济展望》、《吉林政务》、《和谐吉林》、《南北桥》、《中国改革成就大典》刊物上加强新闻宣传报道,核心是蛟河林业局党委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号召党支部、群团组织带头创业谋发展,鼓励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创业,人人争当创业先锋。
  
  党组织帮扶职工创业宣传《蛟河林业局广开渠道,逾千职工重返工作岗位》、《蛟河市太阳林场接地生金,93名职工成功转岗》、《123苹果飘香,葡萄满枝头,蛟河市天岗林场发展红星果树基地实现双赢》;平川林场、青背林场、天岗林场党支部书记带头创业新闻《情洒林场染荒山》、《深山里的曙光》、《走不尽的创业路》。
  
  党员们争当创业先锋宣传。“松花湖当金碗、渔民号子当歌,爱林林场党员们带头发展拦江养鱼致富”、“山林长成小银行,沟溪化作聚宝盆,蛟河太阳林场党员任芳发展多种经营谋富路”;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经济新闻《电波传红叶,群星耀蛟河》、《寻找蛟河旅游发展的金钥匙》、《蛟河森林旅游整合后起飞》;吉林日报以《蛟河林业局改制实施股份多元化发展》,中国绿色时报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题,报道了蛟河市林业局《12年的改革创新之路》。
  
  蛟河林业局工会开展“人人争当创业者”创建活动中,中国绿色时报宣传蛟河林业工会组织,帮扶职工创业“搭建三个平台,实现和谐发展”,场工会维护林场集体经济,维护职工利益新闻“蛟河龙凤林场红松果树林采摘权引起职工不满,公开竞标159万元”。党委、党支部创业先锋报道“大山里拓出阳关道、妙手绘丹青、重彩浓墨绘朝阳、满目青山,长白奇秀、在林海中实现人生价值、春风吹开花千树,蛟河林业绘宏图”等70余篇报道。
  
  “翠谷蛙声一片,地道药材满山,蛟河林业打造万亩林药,万亩林果林下经济结硕果”、“红叶传情,旅游唱戏,蛟河森林旅游实现新突破”等20余个电视专题。百度、新浪、搜狐、中国吉林、绿色中国网站都相继报道了蛟河林业新闻,鼓舞了林业职工创业精神,形成了党支部一心一意谋发展,全民共同创业的良好氛围。
  
  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被吉林省工会授予吉林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吉林省依托职工办好企业最佳经营企业、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江城节约网   桦甸市节约网   舒兰市节约网   磐石市节约网   永吉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