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道湖镇,只要提起种参大户吕永利,,几乎无人不知,然而吕永利成功的背后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艰辛故事。以前,他和妻子种了二十多亩地,起早贪黑地干一年,到年底一算,除去种子化肥农药钱,根本剩不下几个钱,每年日子过得都挺紧巴。一心想致富的他发现当地的林下腐殖土非常适合人参栽培,而且人参药用价值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就想种植人参。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家人后,全家人都坚决反对,家人说:“咱就是老百姓,踏踏实实种咱的地就得了。”大家都说不行,他偏要把这行做好。”2004年,倔强的他背着家人到抚松等地,找种参老户学习种参技术。学完之后他回到村里,通过银行抵押贷款等途径,千方百计筹措10多万元资金,这对当时的老百姓而言,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开始买地、刨土、买原料,从此踏上人参种植路。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收入,从刨土、打垄、打桩、播籽、除草、打药、营养的调配、参籽的筛选他都自己去做。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他家人参面积达到上千丈,而且种植的人参很少得病。每次商家来收货,一看棒槌的品相,基本不讲价,连夸人参的质量好。这几年,他家每年的收入都有几十万,2013年更是超过100万元,因此早就轻松还清了当年的贷款。看到种参这么挣钱,家里人的反对也就烟消云散了。
该镇种植大户张永山,利用自家园子种植天麻,经过艰辛摸索终于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年收入达20万元。从人参种植到天麻种植,三道湖镇农民挖掘着土地上生财致富的潜力,开辟出发家致富的新领域。
多村联动 特色农业百花齐放
在创业致富者的带动下,三道湖镇越来越多的百姓投身到发展特色农业中来,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形势良好。截至2014年,全镇小浆果种植面积达到6500亩,产值达到1.07亿元。其中蓝莓3900亩,产值0.3亿元,主要分布在支边、岳家、新农等村;人参2000亩,产值0.67亿元,主要分布在燕平、四道沟等村;五味子600亩,产值0.2亿元,主要分布在燕平、新农等村。一组组数字见证了三道湖镇特色农业的发展成就。
为了使特色农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近年来,三道湖镇积极协调资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各村修建机耕路2万多米,为各村协调新式玉米仓800多个;农科人员下村200余次,推广新技术,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对种养大户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集中经营 拓宽百姓致富路
“自从加入合作社以来,合作社统一购买、统一提供参籽、参膜等,价格比自己在市场上购买便宜,质量更有保障。”燕平村合作社社员杨书明的话语表露出内心的喜悦。
杨书明称赞的专业合作社,就是三道湖镇燕平村永利人参种植合作社,这只是三道湖镇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缩影。三道湖镇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手段,积极引导农民优化特色产业经营方式,提高种植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三道湖镇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2家,入社农户800多户,涉及肉牛、蓝莓、人参、五味子等多个项目,发展特色种植大户50余户,帮助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