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辽源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辽源

  地方资讯
辽源市龙山区启动“就业创业活力龙
西安区开启今年第二阶段拆违行动
市人社局积极架起校企对接桥梁
市城投集团助企融资强化担当
深化“校地”合作 长春大学经济学
辽源市举办全省病案首页编码人员培
2020年辽源市牧业产值增速上升
辽源市总联合七部门破解小微企业融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李晓群做客吉林旅游广播电台
让节水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一瓶水的温暖,一座城的关爱
节约水资源 保护水安全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辽源:东北袜业园区节水行动
石河中心小学开展勤俭节约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智慧辽源    
发挥域外人才作用 助力创新转型发展
时间:2018-8-16  来源:辽源日报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广泛吸引和凝聚域外辽源籍人才,为加快辽源创新转型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7月26日上午,辽源市首家“域外人才工作站”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招才引智工作在新时代迈出了新步伐。成立仪式结束后,我市举办了以“发挥人才作用、助力转型发展”为主题的域外辽源籍人才座谈会,9名域外辽源籍人才代表作中心议题发言,充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眷恋和热爱之情,表示一定要为家乡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就辽源市如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转型发展等问题踊跃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现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乡情是一种魂牵梦绕的情感”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辽源企业商会执行会长何欣

  刚才我们共同见证了辽源市驻北京“域外人才工作站”的成立,我备受鼓舞。乡情是一种让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情感,让我们在外打拼的游子始终情系家乡、关注辽源。

  北京辽源企业商会就是家乡情结的硕果。商会于2017年在北京市注册登记备案,目前注册会员160人、理事会员40人。商会以“服务辽源、服务北京、服务会员”为宗旨,积极搭建政企交流、招商引资、公益慈善等各类平台。去年,我们促成了辽源与中华国际科学基金交流会签订设立实施辽源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科技工程、公益计划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了辽源与中国检验检疫协会卫生检疫检验专业技术委员会签订全面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今年7月3日,成功引进中华慈善总会全国健康定点帮扶援助项目,为辽源市卫计委及基层医疗机构捐赠总价值240万元的医疗设备,以及医学科普图书、救护车等相关物资。

  北京“域外人才工作站”的成立,是辽源市人才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招才引智工作也开启了新的征程。借此机会,我提两点建议:一是要重点引进辽源真正需要的人才。与辽源优势资源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招引各类人才,同步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积极推动辽源更持久的、更有质量的发展。二是引进导师型人才,大力培训辽源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和专业人才,促进当地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此,热烈欢迎辽源市领导、企业家和朋友们来北京交流,我们走过的弯路还有成功的经验都愿意与家乡的亲人们分享。今后,我们将认真履行“域外人才工作站”的相关工作职责,扎实促进京辽两地资本、人才和项目等各类资源的对接,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关心和参与家乡建设,我们责无旁贷”

  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正军职少将邹立颖

  首先,感谢市领导百忙之中到北京来为“域外人才工作站”揭牌,这足以说明辽源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让我们在外漂泊多年的辽源人能够在北京找到自己的家。作为辽源人,关心和参与家乡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借此机会,我把多年来心中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与大家分享。

  刚才大家都谈到了人才对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中央到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我只是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建立“域外人才工作站”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我认为,工作站的建立对辽源市创新转型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围绕转型发展,我们在京的同志和朋友们能作出贡献、体现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要多设身处地去想,能为家乡干点什么,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一方面,我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能够涉猎到的信息和经验,要及时分享给家乡,积极为我们家乡发展建设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在精力上、能力上要对家乡多倾斜、多付出。

  辽源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过去因煤而兴,现在资源优势不再,但我们可以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做文章。据我所知,国家和省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建议我们辽源可以结合关于发展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利用好优质环境和绿色生态,发挥辽源市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最后想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只要家乡需要我,我会倾尽全力。尤其是在文化艺术领域,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

  “‘人才工作站’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孔磊

  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辽源驻北京“域外人才工作站”的成立,我感觉特别激动,看到大家也特别亲切。虽然身在北京,但是现在的感觉跟回家一样,因为见到了家乡的领导,在场也都是同根同源的亲朋好友,所以让我感到特别轻松自在。更难得的是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大家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和谋划家乡的发展建设。

  一段时间以来,北京辽源企业商会和驻京联络处作用发挥得非常好,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但人才工作却是区别于行政联络和商会工作的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辽源驻北京“域外人才工作站”的建立,实际上是让在京的辽源人通过这种机制与家乡建立联系,使我们随时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为我们更好地服务家乡搭建平台。所以,我觉得这项工作特别有意义,也特别契合在京的辽源籍各界人士的愿望。

  现在各个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我觉得很多人才工作思路也需要调整,不是只有高楼大厦才能够留住人才,真的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满足不同类别人才的多种需求才最重要。所以,围绕家乡的发展,我建议,一方面要打造良性的产业链。城市发展还是要有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而且一定要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集聚;另一方面要把青年人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突出出来。一个城市的活力最终要靠年轻人,未必一定是院士或博士,青年人就可以了,让他们留得下、留得住,在这个城市里生活工作、创新创业,这样才能保持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虽然我在北京工作,但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向往家乡的,家乡养育了我们,为家乡多作贡献是我们域外游子的分内之事。我们也愿意自觉投身到辽源建设中,因为家乡辽源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家乡情结是一种天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北京大学科技园区副总裁王国成

  作为科技服务方面的一线工作者,我想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以及如何发现、吸引、留住人才两个方面和大家作个交流。

  一是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平台。今年7月2日,我们建立了“哈长经济群科技服务资源条件平台”和产业化发展项目,为支持吉林省建设投入近两千万元,目的就是想为家乡做点实事儿。但是从区域经济发展和平台建设的关系方面来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思考谋划。我从事科技服务多年,深刻了解平台建设对发展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在浙江台州的园区,有52家上市公司,在金华的园区,一年的流水量一万亿,而金华仅仅是一个县级市而已,就是因为有一个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平台。辽源的平台是什么?北京“域外人才工作站”,是一个平台,必须围绕这个平台和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打造一个有效平台帮助区域经济和相关企业发展。平台建设好了,就会为企业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就会留住人才。

  二是既要大力引才,更要注重留才。首先要发现哪些是人才。发现人才有很多方法、多种途径,只有精准地发现人才,才会有后续的吸引、吸纳等各种手段和方法。然后是吸引人才,引进人才需要多种因素,环境、待遇以及发展平台等等。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要立足实际,努力为人才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平台和服务,这样才能让人才留住,助力创新转型发展。

  我是东辽河儿女,虽然身在北京,但永远是辽源人。昨天我媳妇给我做个尖椒干豆腐,怎么也炒不出咱家乡那个味儿。我觉得这就是家乡情结,这是一种天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此,我向大家表个态,今后,只要家乡有需要,我一定尽心尽力、义不容辞。

  “为辽源‘域外人才工作站’的成立点赞”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聂常虹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对家乡的感情都是无可比拟的。无论身处何方,都深深眷恋着、热爱着家乡。

  千秋之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觉得辽源市委、市政府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谋划到位、动作迅速,不仅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还专门在北京成立了“域外人才工作站”,这既是对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一种政治担当,更是聚贤纳能、广集良策、助力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借此机会,我想就家乡发展建设和招才引智工作谈谈个人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一要全面突出人才服务。树立先进的人才服务观念和服务理念,为人才干事创业、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二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尤其是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还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要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要加强技术合作和科技人才引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依靠科技突破企业发展瓶颈,解决各类发展问题。同时,根据制造业基础性强等优势,强化与一汽等大型企业的合作。

  “域外人才工作站”的成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我们这些域外游子同家乡搭建了一个紧密联系、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英才都愿意把更多的经历和更好的想法与家乡人民分享,我也愿意倾我所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京辽源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中科晶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卜俊鹏

  首先,祝贺辽源市驻北京“域外人才工作站”成立,这对辽源人才工作来说是件大事。同时,对我们多年在北京工作的辽源人来说,更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在北京漂泊多年,终于找到家了。借此机会,立足辽源发展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方面,人才引进要坚持技术引领。从市场和政府角度看,技术引领企业至关重要,积极发展技术导向型企业是更好的选择,也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技术引领是什么?技术引领就是人才引领,人才来了,技术、项目、资金也就随之而来,发展链条就形成了。现在恰逢其时。过去,资金和技术都集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现在这些城市要大幅度缩减,特别是制造业要缩减,他们就一定要到外面找机会、技术和资金外溢。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抢人才、抢技术、抢资本的好机会。另外,传统行业的技术升级已经走到了瓶颈,现在都需要转型。这样,北上广深包括其他城市和辽源就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对我们来讲就有了新的机会。面对机遇,我们如何去吸引并接收这些资金和技术,就需要我们党委、政府高位统筹、认真谋划。

  另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环境。有良好的发展生态,才能助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要为辽源本地和引进的企业打造一个优质的发展环境,这样才能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此外,作为技术引领型企业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合规合法。现在国家环保、安监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重要程度甚至已经超越了资金等配置资源。所以,明确具体规范的环保政策、安监政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把反哺家乡作为最大价值体现”

  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综合处处长张楠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这样近距离地接触。尤其是立平书记、海波部长亲自来和我们座谈,这是我们辽源市委、市政府史无前例的举措,更是政府职能转换最直接体现,不讲排场、不说废话、不讲空话,做实事、讲效率。

  虽然离家多年,但我时刻都在关注家乡的变化发展。我们在北京打拼,真心希望能够用在外面的所学所用反哺家乡,为家乡所用,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体现。而今天家人在北京成立“域外人才工作站”,就是与在外辽源人分享信息、共享资源、奉献家乡的良好开端。下面,我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要挖掘优秀人才。建议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和挖掘机制,把省内、省外,包括国外的人才资源整合起来,能为我所用。特别是对于“90后”要提高关注度,建立可持续的培养机制,加快他们的成长,发挥年轻人知识结构优势。

  二要引导辽源籍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充分利用辽源籍人才优势,把人力资源带回家。建议把域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辽源籍人才按行业分类,根据需要聘请为顾问,为企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必要参考。围绕助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建议成立一个咨询顾问机构,吸纳会计事务专家、经济类律师和金融领域专家等方面辽源籍优秀人才,打造辽源市自己的咨询平台。

  三要重视干部的交流培养。通过完善互派干部挂职锻炼,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干部业务能力和执行力,还会让域外干部带着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为辽源发展助力。

  四要切实发挥人才工作站平台作用。人才工作站要定期与域外辽源籍人才加强沟通联络,组织开展好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充分发挥人才站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建立横向穿透式的管理模式,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为企业发展搭建绿色通道,让域外企业想来,而且来了就不想走。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加强对企业家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训培养,全力推动资金和项目真正对接。

  “愿为家乡发展出力献策”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韩东彦

  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座谈会。今天这个会让我倍感亲切,因为见到了家乡的亲人、听到了最想听到的乡音。

  北京“域外人才工作站”的成立,给我们域外人才提供了一个渠道和一个平台。在年轻的时候,可能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为了个人发展,在北京打拼,在各领域也都有了一些成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想更多地回报家乡,这是一种难舍的乡情。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不懂管理,也无法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一些宏观的建议和具体的想法,但也真心诚意地愿意为家乡人做些什么,更愿意结合自己所学所长,为家乡人民提供服务。同时,现在国家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中医,我觉得家乡在中医方面需要搭建一个人才培养平台,更多地关注中医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发展。

  再次表个态,家乡辽源需要我的时候,我会竭尽所能、贡献力量。

  “家乡的记忆永远割舍不掉”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教授吴晓峰

  我从小在辽源长大,1981年离开辽源,开始在吉化工作,后来到北京生活。对辽源的印象还是1970年代的辽源,当时的辽源有“东北小上海”之称,化工业和轻工业还是非常繁荣的。

  今天和大家坐在一起,我好像又回到了家乡。感谢“域外人才工作站”的成立,给我们这些家乡人一个平台和契机,有机会表达我这些年的想法和思考。据我了解,这些年辽源化工行业发展相对滞缓。所以,我常思考辽源市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化工行业。当前,在高质量发展的引导下,技术改造已经趋于饱和,但是化工新材料还有发展空间,辽源也有这样的企业。因此,关于化工行业尤其是化工新材料的高技术含量问题在此谈一点建议。现在国内东南沿海一些大的化工园区都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都在做招商引资,要积极寻找掌握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工技术人员回辽发展。同时,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和人才发展环境,助力其落地投产,发展壮大,进而为辽源创新转型发展增添助力。

  最后,我表个态,咱们家乡有什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我愿意随叫随到。因为我是学化工的,而且还在国家化学工业这个领域工作,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我都愿意倾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东风节约网   东辽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