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辽源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辽源

  地方资讯
辽源市龙山区启动“就业创业活力龙
西安区开启今年第二阶段拆违行动
市人社局积极架起校企对接桥梁
市城投集团助企融资强化担当
深化“校地”合作 长春大学经济学
辽源市举办全省病案首页编码人员培
2020年辽源市牧业产值增速上升
辽源市总联合七部门破解小微企业融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李晓群做客吉林旅游广播电台
让节水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一瓶水的温暖,一座城的关爱
节约水资源 保护水安全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辽源:东北袜业园区节水行动
石河中心小学开展勤俭节约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实践行动    
“双元培育”结硕果
时间:2018-11-19  来源:辽源日报  

  辽源是国家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培训和经济互动发展的新模式、新经验,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办学模式,为全市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培养了许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辽源是一座典型的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因煤而衰和因煤而转的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年,辽源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由此开启了经济和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两大主导、五个特色优势产业相继形成。为了做好新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保障工作,经我市积极努力争取,2016年5月,我市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确定为“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城市”。

  两年来,我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办学条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以“双元培育”改革试点为契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健全管理制度等基础保障工作,使“双元培育”工作有序进行。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试点院校共有610余名学生参与“双元培育”,涉及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领域。通过实施“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学生得到了实用技能、企业得到了所需人才、院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多方共赢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基础保障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完善组织机构。及时调整全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发改、教育、人社等部门负责人和试点院校校长、行业企业法人代表为成员。实行政校企和相关各方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强化政策引导。制定印发《辽源市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围绕我市“五个特色产业”的人才需求,以产教融合和“双元培育”为主攻方向,形成了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办学的责任体系和有效制度。明确建立企业参与“双元培育”的激励补偿机制,利用财政杠杆,对支持“双元培育”的社会化投资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对实行“双元培育”试点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税收奖励等优惠政策;对参与试点的“双元培育”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和实习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支持,调动企业支持参与“双元培育”的积极性。深化“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展合作办学,推动校企共建培训基地、共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校企联合招生、合作培养、一体化育人模式,发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作用,实行“双培育场地、双重身份、两类导师、两种考试”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我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学校、试点专业、人数、参与企业以及各项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

  加大财政经费投入。我市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了逐年增长。在实际运行中保证了教育费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落实税收优惠的企业政策。2017年,为吉林省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减免税款202.6万元。2016年至2017年校企共同累计投入950万元用于校企合作资金。鼓励职教园区内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2017年共投入再就业资金17.73万元用于197人次大学生创业培训补贴。市财政投入80万元,用于技能大赛、表彰高技能人才、市级工作室、师徒工作间等建设。

  健全“双元培育”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学校遴选有文化、有规模、有市场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建立严格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实习劳动安全教育。细化“双元培育”教学过程管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学校、家长和实习单位经常性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制定实习管理流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辽源职院与精益汽车维修中心成立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制定了《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企业导师聘用制度及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工作职责》《学徒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等制度。

  试点学校和企业形成融合发展

  校企共同组建双导师团队,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双导师”管理办法,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实习内容改革,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开展教学实践,极大地缩短了学生培养周期,实现了双方共赢。辽源市工商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第一职业高中等“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学校精选了东北袜业园电子商务园区、麦达斯铝业、铠达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吉林省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作为“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单位。这些企业综合实力较强,企业培训机制相对完善,作为试点可以充分利用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有利于提高试点项目人才培养质量。涉及的专业有数控模具、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5个。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每个试点专业均以学院教研课题立项的形式实施开展,在实施开展过程中学院高教研究室、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教务处积极参与,进行全程跟踪、考核和验收。

  “双元培育”项目建设不断推进

  加强“双元培育”载体搭建。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建立了2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5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30个市级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和29个实训车间,其中纺织、焊工、铝型材加工、选矿设备加工、汽车零部件加工、健康产业、计算机软件开发等企业实训基地已经闻名省内外,为校企合作搭建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2017年,我市共建设丁照民等2个首席技师工作室和显顺琵琶学校等6个师徒工作间,我市工商学校周梅工作室被评为省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周梅技能导师工作室,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赵威工作间和显顺琵琶学校被评为省级师徒工作间。首席技师工作室、技能导师工作室、师徒工作间的建立,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学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在短时间里就能迅速适应企业需求,达到直接上岗的标准。

  现代职教园区项目有序推进。2016年,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提升辽源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启动了辽源现代职教园区建设项目。项目一期规划总建筑面积达29.6万平方米,总投资12.8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8.59亿元。该项目于2016年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园区供热、供电、供水、燃气工程和24栋建筑内部装饰装修基本完成,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

  项目建成后,我市职业教育水平将大幅提高,实训基地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将成为东北三省具有影响力的职教园区。

  全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我市共创建发展省、市、县三级大学生创业园9家。其中,省级大学生创业园5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园3家、县级大学生创业园1家。创业园区有创业企业324户,创业大学生377人,带动就业7720人。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职业教育,辽源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德标牙科技术学院,形成前面是工厂、后面是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习最前沿的专业技术,掌握最领先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入校就创业,毕业即就业,实现学业和工作无缝对接;与德国约翰尼塔教育培训中心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与德国黑森州中国促进中心合作共建辽源中德创新中心;与德国魏德米勒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电器实训室。

  坚持“外引内培”,不断强化人才工作

  启动实施辽源市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大力推进人才兴市战略,制定《域外辽源籍人才关爱回引工程实施方案》《辽源籍高校学子关爱服务工程实施方案》《辽源市关于柔性引进人才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政策举措。2017年,全市引进各类专家、高端人才1283人,人才总量达到13.35万人。着力加强院企校企合作,帮助86户企业与中科院长春“一院三所”等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着力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依托2家院士工作站、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6个研发中心,集聚各类科研专家862名。

  成立了辽源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学院。聘请浙江格讯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程航先生为电商学院名誉院长。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网店开在课堂,把课堂开在工厂,让学生边上学、边开网店、边学习电商技术,在校期间就可以创业当老板,期末考试方法也不仅局限于试卷,网店的业绩可以转化为学分,抵顶考试成绩。在与广州、深圳、北京、大连、长春等地保持就业联系的基础上,吉林师大辽源分院巩固建立本地区就业基地,与我市几十所小学、幼儿园建立了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抓典型,充分发挥技能领军人才的重要作用。在近两年参加的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我市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5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48个。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辽源市工商学校代表队以全国第五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是吉林省历年参加财经类比赛取得的最好成绩。与此同时,我市为推动“双元培育”工作开展,举办了各类活动。连续举办八届市级职业技能竞赛,连续4年承办吉林省职业技能竞赛有关活动,我市有6名专职教师被评为“长白山技能名师”,对14人授予辽源市“五一劳动奖章”和“辽源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22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有18人破格晋升技师、高级技师资格。逐步形成了“赛、评、奖、用”四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落实任务不懈怠,抢抓机遇,创新求变,以更具开创性的思维实施试点工作,以更具实效性的举措推进“双元培育”改革。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抓住关键节点,破解重点难点,努力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确保完成“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加快建设“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南部新城现代职教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实训中心作用,实现力量整合、资源共享,增强实训中心为企业、职业院校的服务能力。持续完善“双元培育”改革的政策体系。结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好全市相关政策,力求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发挥企业、学校、行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双元评价体系。坚持理论评价和技能评价、专业技能评价和通用能力评价相结合,建立校企双元的学习评价系统。学校侧重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理论基础、基础技术、技能水平等。企业负责评价学徒的职业素养、企业认同感和团队意识、实践能力、岗位技术技能水平等,由企业师傅、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职业道德、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予以考核评价。继续开拓中外合作办学。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依托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约翰尼塔教育培训中心、牙科技术协会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中德创新中心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辽源市工商学校、辽源市第一职业高中、辽源市技师学院等院校与国际职业教育的有效对接,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教材、课程实施制度和相关资源。探索学生交换培养、联合培养、中外共同办学等多种办学。不断加强教师队伍、企业师傅建设。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东风节约网   东辽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