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万人坑是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文物馆:又名辽源矿工墓,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市区西北约8公里处。
目录
· 1基本内容
· 2历史变革
· 3历史阐述
· 万人沟
· 刑罚
· 残害
· 4僧人谢罪
· 5墓馆简介
辽源万人坑-基本内容 全称为“日伪统治时期辽源死难矿工纪念陵园”。位于辽源市西北8公里,在辽源矿区西南,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日本侵略者为把辽源的矿山变成“以战养战”的物资供应地和“以华治华”的集中营,在矿区设立了法西斯统治机构,在掠夺大量煤炭的同时,制造了6个万人坑、7处尸骨点和1处“炼人炉”。为了不忘历史,缅怀死难的矿工,1963年,辽源煤矿工人在这里建立起了永久保护尸骨展馆和矿工纪念碑。

万人坑矿工头骨
辽源万人坑-历史变革

辽源矿工墓馆区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东北阴谋策划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此后,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东北人民始终生活在日寇铁蹄的残暴统治之下。在这漫长的14年的时间里,东北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不断和侵略者做着艰苦的斗争。而在人民正义的反抗之下,日寇更加血腥的镇压东北人民,并肆无忌惮的对东北地区的资源矿产进行疯狂的掠夺。在这样的历史之中,辽源因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成为了日寇重点掠夺的地区之一。辽源矿工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矿工墓,是日伪时期死难矿工埋葬遗址,是日本侵华时期的历史见证地,是日寇残害中国人民的见证地,是日本帝国主义残害中国人民的见证地。它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日伪统治14年里,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血腥统治、残酷剥削以及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顽强革命意志和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1998年,这里被吉林省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吉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吉林省文物局将其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吉林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示范基地。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后,将东北地区变成它的战略物质供应点,强行占领西安煤矿,采取“以人换煤”的残酷手段,疯狂地掠夺煤炭资源。据资料记载,1932年到1945年间日本侵略者共掠夺煤炭1581.9万吨,获得近亿元的高额利润。日本侵略者根本不把中国矿工当人看,而是当成“原材料”,和火药、雷管等一并列在原材料消耗的栏目中,伤亡事故频频发生,留下了六个堆满中国矿工遗骨的“万人坑”而矿工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和集中的一处。仅1942年9月23日西安煤矿泰信一坑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就有617名矿工遇难。 矿工墓文物馆始建于1963年,2001年至2003年又对矿工墓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维修保护建设。中心山岗上耸立着庄严肃穆的矿工墓纪念碑,上面镌刻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同志亲笔题写的“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墓”十五个金光大字。原有的七处尸骨陈列馆和一处“炼人炉”遗址,已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修复一新,院中心新建一座1055平方米的“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馆内利用现代化的展示手法,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我国煤炭资源,残害我国同胞的历史。文物馆现有7处埋葬死难矿工遗址,保存了形态各异的197具尸骨和一处炼人炉遗址,另有矿工坟3000余个、刽子手蔡九龄铁像一个、史志大钟一座及“万人坑”、“牛世清工票”等遗址和遗物。该馆1983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将其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确立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辽源万人坑-历史阐述 万人沟 “万人沟”20世纪70年代,又建起了以矿工墓现场为背景的阶级教育展览馆。在这座展览馆里,收集了大量在侵华期间,日寇掠夺我资源,屠杀我同胞的证人证词和物证,并建立了档案进行管理。 刑罚 在展馆里,人们还可以看到不少日本侵略者曾经用来残害我遇难矿工的各种刑具,及其惨无人道的刑法。矿工墓现有陈列展点8个。在第四展室不足300平方米的展区内,就可以看到被埋葬的197具骸骨,其中还包括了30多具儿童和女性的骸骨。在墓地西坡的“炼人炉”遗址,虽已经历半个多世纪,但迄今为止仍可看到上面30多厘米厚的骨灰和焦土;周围山坡上分布着3000多座矿工坟;在矿工墓中心山岗耸立着庄严肃穆的矿工纪念碑。 残害 而当年残害矿工的刽子手,日本人的走狗方家柜的总经理——蔡九龄的铸铁像,就长跪于死难矿工墓前。在日伪统治时期,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甘为日本人做事,欺压矿工,死在他手上的中国矿工就不计其数。抗战胜利后被处死,他死后人们也让他永远地跪在矿工墓地,被后人唾弃。正如当年陷害岳飞的秦桧一样,蔡九龄的铜像也被后人打的已经变形。 辽源万人坑-僧人谢罪 拭泪佛号鼓声几回断续 当你看到满坡中国矿工的森森白骨时,除了哀伤与震惊,其他感情本该退后。然而那一刻,另一种感情却跌宕在日本僧人岩田隆造心间,那就是无尽的忏悔!昨日,来华绝食谢罪的岩田隆造步入辽源“万人坑”,当面对179具死难中国矿工的尸骨时,他再也无法抑制泪水,第三次俯身跪拜在吉林大地上,以求谢罪! 我要把报道都寄回日本 昨日一早,岩田隆造准备好7个信封,邮寄地址都在日本,其中一封写着“朝日新闻东京本社社会部”,另几封均是邮给他的亲人和朋友。岩田隆造解释,要把中国所有媒体关于他谢罪的报道邮回日本,“让日本人了解我在中国的举动,越多人看到越好,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反思。” 战犯的女儿现在反战 12时12分,岩田隆造赶到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文物馆。馆内诸多图片和实物,让岩田隆造不时驻足。当看到皇姑屯事件策划参与者之一、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的照片时,他惊呼道:“我知道此人,他的女儿是东京大学教授,她现在也已加入反战行列。”馆方证实,河本大作的女儿曾来纪念馆附近拜祭。 4年7万多名矿工罹难 在几张反映日军迫害矿工的图片前,岩田隆造反复念叨着,“隔离室”、“截肢”、“解剖”和“细菌试验”。 解说员重点讲解一张巨幅照片,这是1963年所拍的“万人坑”挖掘实景,图片旁还有两个数字:92318和18000。解说员解释,该矿1931年注册时有92318名矿工,到1935年仅剩18000名,7万多人埋骨于此,“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从辽源煤矿运走1549万吨煤,留下6个‘万人坑’。”听到这里,岩田隆造目光凝聚在这两个数字上…… 泪水不时打断祭拜佛号 从纪念馆出来,岩田隆造不用搀扶,一人慢慢走上81级台阶,站在9.18米的矿工墓碑前,垂首致礼。随后,他走过一条山道,来到谢罪祭拜的场地——“万人坑”。 整整3排!密密麻麻的尸骨躺在山坡上,每两具尸骨的间距仅一拳。显然,眼前景象远超岩田隆造的想象,他嘴唇颤抖:“从前只在书上看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万人坑’。太残忍了!”据馆员介绍,这个尸骨陈列馆原地展出179具矿工尸骨,是国内最大的公开展览的“万人坑”之一。 随后,岩田隆造走进尸骨群,插上8炷香,又在身前燃起一炷香,开始了谢罪祭拜仪式。空旷的大厅中,佛号与鼓声悠悠回响,偶尔有断续,那是他在擦拭泪水。 13时38分,谢罪祭拜仪式结束。岩田隆造在馆方邀请下,当场手书“世界平和,中日友好”后,于14时30分返回长春。归途中,大雨倾盆。绝食两天的岩田隆造望向窗外,一路无语…… 今日是岩田隆造来我省绝食谢罪的第三天,中午他将赶赴下一站——哈尔滨。 辽源万人坑-墓馆简介 现在,这座经过重建的矿工墓陈列馆,以极为详实的史料记载了日伪统治时期,日寇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块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资源、残酷压榨中国劳工的历史见证地,将永远警示后人,勿忘国耻。碑林千秋凛然,永存天地之间,表示了辽源人民对死难矿工的缅怀之情。对那段屈辱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爱国情操,碑林昭示着后人:民族必须自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一面镜子,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国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加速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国防力量,使中国更加坚强地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现在,我们可以告慰死难矿工的是,辽源的经济,以及中华民族的经济,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今,这座辽源矿工墓,已经成为吉林省红色旅游路线中的重要一站。 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文物馆谢罪僧人来到辽源“万人坑”谢罪之旅雨泪相和(互动百科) ( 责任编辑:任韦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