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辽源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辽源

  地方资讯
辽源市龙山区启动“就业创业活力龙
西安区开启今年第二阶段拆违行动
市人社局积极架起校企对接桥梁
市城投集团助企融资强化担当
深化“校地”合作 长春大学经济学
辽源市举办全省病案首页编码人员培
2020年辽源市牧业产值增速上升
辽源市总联合七部门破解小微企业融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李晓群做客吉林旅游广播电台
让节水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一瓶水的温暖,一座城的关爱
节约水资源 保护水安全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辽源:东北袜业园区节水行动
石河中心小学开展勤俭节约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辽源七厘散
时间:2016-1-9  来源:360个人图书馆  

  清朝在盛京(沈阳)、宁古塔和内蒙古几个行政区的分界线上修筑了柳条边。
  
  柳条边的修筑办法是,先用土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堤,堤上每隔60公分插1根柳条,柳条与柳条再用绳子连结成篱笆状。土堤的外侧,挖上宽2.7米,底宽1.7米,深2.7米的深壕,壕内有水,以禁偷渡。
  
  柳条边有老边、新边之别。老边又称盛京边墙,建于辽河流域,南起辽宁凤城,北到开原的威远堡,再折而转向西南,直到山海关与长城相接,长约1950余华里。是顺治初年到十八年(1661)完成的吉林地区的柳条边修筑时间稍晚,故称新边,是从威远堡向东北方向修到吉林市北法特。在柳条边上,初设21个边门(即关卡),展边后改设20个,凡进出边门的居民,必须持有证明,从指定的关卡验证进入,否则就以私入禁地论罪。边内外的皇族围场和人参、貂皮等产地均为禁区,不许私自采捕。
  
  但是,关内各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嘉庆二年(1797年)、嘉庆五年(1800年)连年大水,嘉庆六年(1801年)又遇河堤决口。由于关内自然灾荒不断,加上人多地少,饥寒的百姓,为了生存,抱着在家“困死也是死,饿死也是死,闯闯关东说不定能闯个饭碗
  
  来”的信念。难民又听说,关外东北,地广人稀,水美地肥,只要肯干,就能生存。所以,生存欲望吸引了他们。“北飘”,成了人们逃荒求生的目的地。于是,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有如今天的偷渡客,置生死于度外,不顾一切地涌入东北。突破封禁界线,到乾隆年间,柳条边已形同虚设,如稻草人一般。
  
  据史书记载,雍正十二年(1734年)仅吉林将军辖区内,增加汉人二千三百八十七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增至一万三千八百零二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汉人已跃增二万七千四百零七人。汉人的大量涌入,使清政府的封禁之策有名无实。饥民的涌入势不可挡,“闯关东”成了中原饥民“北飘”的响当当的口号。在防不胜防的移民浪潮大趋势下,清政府终于低下了他尊贵的头,于咸丰十年(1860年)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75年全部开禁。
  
  辽源地区经百十年的孕育,到1902年,诞生了西安县。这就是辽源建县设治前的大背景。
  
  光绪初年,辽源市区一带叫“大嘎达”。龙山叫“大嘎达山”。大嘎达山东面住着一户徐姓人家。主人老徐除了种地,还会看病抓药,因为交通不便,本地山上有什么草药,尽量采挖就地使用。随着草药的采挖时间不同经常适时去山里采挖。有些草药是产于南方的,要到开原马市去进货。有一次,去开原马市赶集,老徐买回一本谢元庆编集的新书《良方集腋》。有空就翻看,非常喜爱。书里有400来个方子,其中,《七厘散》老徐最感兴趣。
  
  原文:七厘散治跌伤科,冰麝红花血竭和;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效常多。
  
  【处方】血竭十钱,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各一钱五厘,朱砂一分二厘,儿茶二分四厘。
  
  【制法】上药八味,研极细末,瓷瓶收贮密封。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骨断筋折,创伤出血。外敷一切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日服一至二次。或用酒调敷患处。不可多服,故以七厘名之。(七厘相当于现代0.26克)
  
  于是,老徐再去开原马市赶集时抓了一副“七厘散”,研成细末,将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腿部肌肉都割伤出血,然后外敷七厘散,包好,观察疗效。结果是,6天都长好了。但,母鸡有20多天不下蛋。这说明,七厘散有小毒。正常人,也不可以长期服之。那年代,缺
  
  医少药,方圆百十里会点医术的不多,农民、猎人、炮手、赶山的、挖参的知道了“大嘎达”老徐有红伤七厘散,都来买点或拿物交换,以备不时之需。猎人打伤了名贵动物,抓住后要用红伤七厘散外敷伤口救治,卖活口的赚钱多呀。所以老徐的红伤七厘散销路颇好,在“盛京围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俗话说,360行,行行都不容易干。有一回,老徐没结伴、独自骑马去200里地的开原马市买草药:阿魏、麝香、冰片、朱砂、儿茶什么的。因为一般的马一天可跑200--300百里。一岀溜一天,在开原住一宿,回来也得一天。不成想,回来的半道遇上了老虎。跑,来不及了,情急之下,弃马,爬上了树。马,逃跑了。老虎没去撵马,蹲在地上,不急不慌,靠上了。晚上,老虎一阵奇怪的吼叫,唤来一只母老虎来值班。老徐想,坏菜了,老虎和我玩起了“车轱辘战”。我是郎中啊,有退热、退烧的药方,也没听说有退老虎的药方啊。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二天,雄老虎来换班了。
  
  第三天,母老虎来换班了。
  
  老徐饿了三天,有些抗不住了,又饥又渴。把草药拿出来吃。一看,只有红花可以吃。用油纸包的是阿魏,老徐打开,奇臭无比,难以张嘴。此时,老徐脑袋急中生智,“臭”可是一味能退老虎的药哇。老虎是宁吃鮮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吃活口。于是老徐开始不动弹了。身上,放少许阿魏。第四天,阿魏加量。第五天,老虎来换班。俩老虎到老徐的树下,仰头向上嗅了嗅,无可奈何地、很遗憾地一起走了。好半天,老徐没敢动弹。怕老虎来个回马枪。偷看,没事了,这才包好东西,下树,逃了10来里地,进入一个人家。喝水,吃一些稀粥。人家父子二人护送老徐骑马回了“大嘎达”。一路走,一路唠嗑。通过唠嗑,老徐知道,这家儿媳妇,去年孕期受伤,内服外用老徐红伤七厘散,造成流产。联想到,自己拿母鸡试验药效,母鸡有20多天不下蛋。看来,红伤七厘散,会耗气动胎,孕妇不可以使用。
  
  为了克服红伤七厘散副作用,老徐决定研究、变更配方,使(毒性)副作用,降低一些。药效提高一些。经过八年的动物、人反复试验,一个“大方七厘散”的药方,诞生了:血竭26钱,红花240钱,田三七26钱,当归48钱,乳香(制)128钱,没药(制)108钱,土鳖虫44钱,方海128钱,骨碎补(烫,去毛)128钱,川大黄128钱,儿茶86钱,降香128钱,冰片9钱十三味。用黄酒为引内服,红肿没破的用白酒调和外敷(破伤处不用),红伤直接外敷。口服,一次一钱四分(5克)。孕妇不可用。
  
  本方除治疗外伤外,尚可用于治疗无名肿痛、烧伤、烫伤、带状疱疹,也可治疗心肌炎、冠心病、胁痛等。
  
  “大方七厘散”和“8味七厘散”作为红伤药一直在东北一广隅泛流传使用,名声洪亮,深受大家认可。当时,因为药方保密,作坊式生产,虽然是“大嘎达”特产,没有大面积商品化生产,也没有占领全国市场。老徐年老去世后,医术失传。但“大方七厘散”药方传给儿女。
  
  1958年大跃进,辽源市卫生局号召大夫贡献药方,有大夫举报,老徐家的“大方七厘散”在辽源久负盛名,应该动员捐献,为人民的健康做贡献。于是卫生局领导去徐家动员捐献,不成。后来,张树仁市长(老红军)亲自去徐家做思想工作,才同意献方。命名为“辽源七厘散”。药方交由辽源市中药厂生产。
  
  目前,全国有12个药厂生产“辽源七厘散”。“辽源七厘散”是中成药里(不论谁来生产),唯一的用“辽源”冠名的药品。是辽源的骄傲。
  
  (刘振起老汉原创)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东风节约网   东辽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