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辽源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辽源

  地方资讯
辽源市龙山区启动“就业创业活力龙
西安区开启今年第二阶段拆违行动
市人社局积极架起校企对接桥梁
市城投集团助企融资强化担当
深化“校地”合作 长春大学经济学
辽源市举办全省病案首页编码人员培
2020年辽源市牧业产值增速上升
辽源市总联合七部门破解小微企业融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李晓群做客吉林旅游广播电台
让节水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一瓶水的温暖,一座城的关爱
节约水资源 保护水安全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辽源:东北袜业园区节水行动
石河中心小学开展勤俭节约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地方名人    
小村走出的国家一级演员阎学晶
时间:2016-1-10  来源:名人网  

闫学晶:公婆胜父母孝女顾家人

  闫学晶,吉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主要代表作品有:《刘老根》、《笑笑茶楼》、《小姨多鹤》、《女人当官》等。
  
  入选理由:一个孝女,两个幸福家。闫学晶凭着对二人转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副肩膀扛起了两个幸福的家。
  
  从农村走到城市,伴随着她的除了二人转,在她心里最重要的莫过于家人了。在她闪耀的光环背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心,对父母尽孝心,对弟弟施爱心,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
  
  立志走出农村,只为改善家人生活
  
  闫学晶出生在吉林省东辽县云顶镇双城村,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庄。小时候的她,和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孩子一样,要去地里干活。有一次,她和爸爸妈妈去苞米地里上化肥,苞米的叶子把胳膊拉了无数个小口子,化肥不小心碰到胳膊上的时候,渍得胳膊生疼。还小的学晶忍不住疼,甚至赌气扔下化肥跑回家。那时候的她,就暗暗下了决心以后决不待在农村,以后走出农村,让爸妈过更好的日子。
  
  与二人转结缘,缘于她经常听村子里大喇叭中放的那些二人转,加上自己本身的天分能歌善舞。再后来,有机会考入吉林省东辽县渭津镇农民业余小剧团,她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演唱事业。
  
  终于从农村走到了城市,闫学晶圆了小时候的梦。经济慢慢变好的她,首先想到的是让父母生活得更好,帮助两个弟弟生活得更好。她把父母和两个弟弟也带到了城里,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并帮弟弟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爸妈的眼里,她是个乖女儿,不仅孝顺了自己,还改变了弟弟们的命运,给全家带来了希望。在弟弟们的眼里,她不仅是个姐姐,她更像自己的妈妈,照顾着自己,并为自己铺展未来的路。对闫学晶来说,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闫学晶参加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90块钱的时候,她买了好多的袜子。拿回家给爸爸妈妈,弟弟,叔叔,还有自己家的其他亲戚。她作为长女的责任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她的爱并不是自私,她的爱给了家族的每一个人。
  
  “爸妈的衣、食、住、行、医,全是姐姐一手操办。”弟弟闫国柱和闫国庆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闫学晶这些年对父母和弟弟最质朴的爱。
  
  成名以后的闫学晶工作很忙,有着大大小小的演出。二人转剧场,电视剧拍摄,工作一件接着一件,忙的似乎都喘不过气来。但是当得知爸爸生病的时候,她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工作能推的全部推掉,到病床前陪伴父亲。里里外外住院、护理、跑手续等等都是闫学晶操持。
  
  当爸爸从肿瘤医院转到北京空政医院后,闫学晶让弟弟回去照顾好自己的生意,别多担心。自己却推了不少电视剧,专心陪在爸爸身边,陪他聊天,给他按摩、捶背、捏脚。虽然爸爸得的肺癌,需要长期住院,她从来没有失去为爸爸治疗的信心和陪伴父亲的耐心。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闫学晶却从来没有抱怨过。
  
  对待公婆,闫学晶也从不含糊。她的公婆离异以后,闫学晶和丈夫为公公安顿了住处,找了保姆照顾饮食起居,并且一直赡养着老人。而婆婆则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不管是闫学晶外出演出,参加活动,还是任何节日和婆婆的生日,她总不会忘记给婆婆带礼物。
  
  有时候要给妈妈婆婆都带礼物时,她买给婆婆的礼物绝对要比给妈妈的好。她的婆婆总是说闫学晶就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在婆婆临去世前,闫学晶在外地演出,婆婆一直撑着一口气,要见她最后一面。当她赶回来以后,见到婆婆,婆婆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安详地离开。婆媳关系自古就难处理,闫学晶的婆媳佳话感动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农村走到小剧团,再进入省戏校,从小剧场走到央视舞台,再进入海政文工团,闫学晶圆了自己的军装梦,闫学晶无疑是成功的。她一路走来,始终没有忘记当初帮助过自己的人。提醒自己报名民间艺术团的三姨,带着闫学晶唱二人转的高秀敏、何庆魁夫妇,在《刘老根》拍摄中给了她“山杏”一角的赵本山,和她搭档上春晚的冯巩、牛群,还有帮助过自己的很多人,她都一一记在了心里。她用更好的演艺,更快的进步报答着这些帮过她的人。
  
  她成为明星了,但是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来自农村,二人转来自民间。比起那些大型的演出,闫学晶更喜欢到广大农村去演唱。她说:“只有到了农村,我才能找到二人转的灵魂;只有唱给农民听,我才更能感受到二人转的价值。那些农民观众,他们即使不懂得给你叫好,不懂的给你鼓掌,他们就那么静静的听着,直直的看着你,你会感觉到莫大的感动。”来自农村,生长在农村的闫学晶,把自己的欢乐带给了更多的农民。
  
  在二人转的市场不断缩小的情况下,闫学晶想着一切办法为二人转做些什么。终于,她成了把戏剧改编成二人转的第一人。《西厢记》,《回杯记》,《水漫蓝桥》被改编后,非常好听,这些必定会给二人转注入新鲜的血液。也许,有一天,东北农村的那些孩子在田间地头,听到村子喇叭里放的闫学晶演唱的二人转时,同她一样走上这条道路也说不准,就如同她当初听着韩子平老师,高茹等老师的二人转走上这条路一样。
  
  都说众口难调,闫学晶却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结论。不论是爸妈,弟弟,还是公婆,包括帮助过她的那些人,还有爱听她二人转的农民们,他们眼中的闫学晶都是那么的孝顺,充满爱心。直爽朴实的她,骨子里有着一份不变的爱。
  
  孝敬父母、孝敬公婆、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这都是我想做的和应该做的!
  
  提起闫学晶,很多人至今还念念不忘《刘老根》中的“山杏”。而实际上,在这个角色之前,闫学晶就已经从老家吉林来到了北京,当她和潘长江、黄晓娟站在一起表演小品《三号楼长》时、当赵本山自告奋勇在自己的节目中抢时间出来给她时,观众还都对闫学晶这个名字十分陌生。
  
  几年下来,闫学晶三次登上央视春晚,她的名气也早已随着一部又一部电视剧的播出而叫响。
  
  闫学晶出生于吉林东辽县云顶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妹三人,她是家中的长女。闫学晶自幼喜欢唱歌,村里广播站播放的曲目她一学就会。15岁那年,闫学晶考进了东辽县渭津镇农民业余小剧团。刚进剧团时闫学晶的嗓音条件并不好,音域不宽,音色也不亮。
  
  由于嗓音条件所限,团里安排她唱“下装”(二人转丑角),反串男演员。闫学晶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能改唱“上装”(二人转旦角),她每天都坚持练嗓,经过几个月的刻苦训练后,她的音域终于拓展了,音色也亮了,这才改演“上装”,唱女腔。
  
  在小剧团,闫学晶的用功是出了名的,剧团常演的近四十个剧目她都会演唱,戏中每个人物的唱词她都能一句不落地背下来。团里不管是谁有事无法演出,她都能上去补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彩旦、花旦、丫头、小姐她都演过,而且演谁像谁,团长送她个外号“戏耙子”。
  
  进小剧团不长时间,闫学晶就被转为正式演员,每月挣30元钱,这些钱对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可是个不小的数字。由于闫学晶表现突出,曾连续两年获得精神文明标兵称号。回忆起在小剧团时的那段生活,闫学晶说:“在小剧团的四年,虽然苦点、累点,但也锻炼了我。”
  
  1989年,吉林省戏曲学校地方戏科招生,闫学晶和爸妈商量要去报名。爸妈说,你现在能挣钱,到学校还要倒搭钱,家里困难,没钱供你上学,别去了。可闫学晶实在太想去上学了,她偷偷报了名,而且很顺利地考上了。
  
  当闫学晶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爸妈时,爸爸却面无表情地说:“家里没钱供你。”满心欢喜的闫学晶听了这话如同当头一棒,她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说:“你们就让我去吧,将来我能挣钱了,一定帮你们还债。”父亲的好友看她实在可怜,就对她父亲说:“你让小晶去吧!
  
  没钱我借给你们。”爸妈这才同意让她去上学。从农村小剧团走出来的闫学晶,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进校的第二年,闫学晶代表学校参加吉林省汇演,表演了二人转《刘秀坐楼》,第一次参加吉林省最高级别的比赛,竟然获得表演一等奖,这让闫学晶信心倍增。
  
  1992年戏校毕业时,闫学晶进入吉林市评剧团。在评剧团的四年时间里,闫学晶学唱过评剧,演过小品,当过主持人。1994年闫学晶第一次演评剧《多彩的梦》,获“纪念成兆才诞辰120周年评剧新剧目汇演”配角一等奖。观众非常喜欢闫学晶扮演的丑丫,每场戏演完之后台下都有许多观众不肯离去,喊着让她再来一个,观众对她的评价是“丑丫不丑”。
  
  民间艺术的熏陶让她具备了专业演员所没有的灵活与机智,当她重返二人转舞台参加全省汇演时,凭着专业与民间相融合的精湛演技征服了专家与观众。
  
  1999年,闫学晶主演了戏曲电视剧《三请樊梨花》,同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的录制,演出了拉场戏《冯奎卖妻》;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中表演单出头《红月娥做梦》;同年她表演的《皇亲梦》在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推广会上获表演一等奖,被评为吉林省“四大名旦”之一。
  
  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是闫学晶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她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2001年,闫学晶成功出演《刘老根》中的“山杏”,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她的名字,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亲切地叫她“山杏”。
  
  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一个小剧团的老板林越,比她大10岁,离过婚还有一个8岁的女儿。父母坚决反对,闫学晶在长春,他在吉林,顶着巨大的压力,顶着两地分居的问题,闫学晶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也为了他,从长春调到了吉林市评剧团。
  
  “我就是觉得他人好,对我是真心的。”婚后的生活非常美满,闫学晶拿他的女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当外出演戏回来,大女儿都要上站台里迎接妈妈。闫学晶自己的儿子到现在都已经14岁了,大女儿今年22岁了,两个人一起去买衣服的时候经常会被服务员误认为是姐姐和妹妹。这么多年过去了,连自己的老婆婆都觉得这件事真是不可思议,闫学晶跟大女儿竟然处得那样亲。
  
  闫学晶和林越生有一子,现在正上初中。少为人知的是,闫学晶和林越结婚的同时,也成了一个六岁女孩儿的后妈。这个女孩儿就是林越的女儿,如今已经19岁,正在吉林省戏曲学院表演专业上学的林傲雪。
  
  最初,夫妇两个为了使孩子免受后妈这个敏感话题的困扰,在闫学晶出现在女儿面前时,假称闫学晶就是她的亲生母亲,这几年是离家读书,现在学成回家,年幼的孩子信以为真。而此后闫学晶也对孩子付出了亲生母亲般的爱,孩子没有产生过一丝怀疑。
  
  两年后,孩子偶然听外人说起闫学晶是她的后妈,竟伤心地哭了,因为在她的心目中,闫学晶就是自己的亲妈,而继母这个词是刚刚八岁的孩子一时间难以接受的。事已至此,闫学晶索性把真相告诉了孩子,并向孩子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仍然会视如己出地疼爱她,加之以后一如既往的关爱,孩子的心灵没有留下阴影。
  
  林傲雪还在上小学时,有次语文考试得了一百分,开心的闫学晶给她买了新书包作为奖励。弟弟见了也想要,便和姐姐争抢,情急之下,弟弟竟把书包扔到地下,用脚狠狠地踩踏。
  
  见此情景,闫学晶打了儿子一下,并严厉地告诉他,在这个家中,谁表现最好,谁就能得到疼爱。闫学晶对林傲雪百般呵护,让她感受到了母亲的关爱。
  
  十几年的相处,闫学晶和女儿在身份上继母继女中的“继”字,已被亲情所取代,在她们之间,人们看到的是亲生母女的浓情厚意。闫学晶与丈夫林越则共同经营着吉林地方戏院和哈尔滨地方戏院,很多在东三省小有名气的二人转艺人都慕名投奔,闫学晶手下的“二人转”大军日益壮大,事业上顺风顺水,家庭生活也是和谐稳定。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东风节约网   东辽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