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辽源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辽源

  地方资讯
辽源市龙山区启动“就业创业活力龙
西安区开启今年第二阶段拆违行动
市人社局积极架起校企对接桥梁
市城投集团助企融资强化担当
深化“校地”合作 长春大学经济学
辽源市举办全省病案首页编码人员培
2020年辽源市牧业产值增速上升
辽源市总联合七部门破解小微企业融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李晓群做客吉林旅游广播电台
让节水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一瓶水的温暖,一座城的关爱
节约水资源 保护水安全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辽源:东北袜业园区节水行动
石河中心小学开展勤俭节约活动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解放前西安县的中药房
时间:2016-2-15  来源:辽源日报  作者:张锦春
  解放前,在西安县大什街和小什街一带,有10余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房,它们是“积盛寿”“长泰祥”“和发祥”“德庆长”“同仁达”“广生堂”和“世一堂”。“长泰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8月,是辽源最早的中药店。这些中药房经营中草药,川广云贵地道药材,兼制丸、散、膏、丹各种饮片和中成药。每家药房都配有2至4名坐堂医(中医),坐诊和出诊为患者治病。积盛寿、长泰祥、和发祥3家中药房是二层楼房,其它7家门前修的是三层楼高的洋门脸(同仁达门上是女儿墙),每家药房大约都有20至40号人。大掌柜的、二掌柜的(兼药师)、账房先生、伙计、压药的、切药的、厨房大师傅,各负其责。因河南人懂医药性味,这些中药房大部分都是河南人开的。那时药房一年一开资,有身金(工资)、辛金(也叫插花,即奖金)。一般伙计身金100元,辛金(插花)每年200元。伙计3年一回家,吃住不要钱,一天出两趟门(上、下闸板,出两次屋子)。每天吃高粱米粥、高粱米干饭、大豆腐。头拨小伙计有萝卜、豆腐汤;二拨大伙计、账房先生、小掌柜的有毛菜;三拨大掌柜的、坐堂先生有肉。那时过年改善生活,一进腊月廿三过小年就换饭、加菜,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恢复正常。每家药房都有锣、鼓、镲,过年随便打,吃冻秋梨、面酸梨不限量,还放鞭炮。有一年同仁达放炮仗,叫伙计老孙海挑一竹竿鞭炮,噼噼啪啪地响,他转着身放,把身上穿的棉袄后脊梁骨烧着了,可地打滚。掌柜的张世英还说:“火烧旺运,同仁达今年能挣钱。”还给老孙海做了一件新棉袄呢。
  
  当年较小的中药房有北门里中医田润周开的“普济药房”中药房,既卖药又坐堂看病。在小什街最东边有中医刘允仁开的“治中药房”,既卖药又行医。
  
  1945年以前,在中药房坐堂的中医有文子英、张香九、王振江、张裕和、曾毓中、郭余九、莫耀文、莫耀武、刘鸣生、苏玉昆、赵宗庆、刘恒春、李维康、刘汉山、王庆增、秦裕昌、徐国华、徐谦、贾绪堂、史仲三等人。1945年至解放初期有李玉奇、王云龙、李紫符、张达山、赵志远、李侠峰、万善同、齐云阶、于紫东、潘守仁、张锦恒、崔九堂、马万益、宋宪章、程连泉、朱荷天。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东风节约网   东辽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