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梨树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梨树

  地方资讯
“关东粮仓”奔小康
梨树县举行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监测信
自然资源部调研组来梨树县开展调研
梨树县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清收百日攻
2020年第二届“茅台王子杯”
吉林省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现场观摩会
梨树县人社局推进高质量就业服务快
“河清水美·v游四平”
 
  节约行动
梨树县拒绝“剩宴”不做“剩男剩女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梨树白山乡党委多形式增强党员干部
吉林省多部门首次晒出“三公经费”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百姓生活    
梨树县康达合作社种地有“法宝”
时间:2020-10-15  来源:吉林日报  
  金秋时节,梨树县高家村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玉米迎来了收获期,合作社理事长杨青魁在试验田里忙活着,他捏了捏饱满的玉米穗,充满信心地说,“今年这块地还要增产丰收,我们‘梨树模式’明年就要在合作社全面推广了。”
  
  杨青魁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在梨树县视察工作时的一幕幕,总是充满了力量与幸福感。总书记指出,“你们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合作社发展道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发挥了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很有意义。”“这对我们是莫大的肯定,说明我们的路子是对的,我们还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作为合作社的带头人,杨青魁带领入社农民走上了一条幸福之路。
  
  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有20个年头了,成员由组建之初的6户发展到现在的62户,拥有农机具24台套。合作社流转土地65公顷,全程机械化作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同时总结出“统种、统管、分收”“统种、分管、分收”“统种、统管、统收”三种不同的作业模式。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但能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还架起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
  
  多年来,合作社一直致力于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宽窄行种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等,均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示范和推广。合作社的示范田俨然已经成为展示农业新技术的样板田。
  
  “别看我们合作社规模不大,但是我们种地有‘法宝’。”杨青魁笑着指了指脚下的玉米地,“这块地经过14年秸秆全覆盖,黑土层已经达到50至60厘米,根系能扎到2米。”2007年,合作社和县农业推广部门合作,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一起开展了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研究,建立保护性耕作基地,落实科研单位的各项试验。
  
  村里的农民愿意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以前种地只顾着产量,这块地已经是‘破皮黄’了,黑土几乎没有了,现在又逐渐恢复回来。”杨青魁用短粗的手指使劲向土层深处翻了一下,下面都是陈年的秸秆,腐殖质丰富,踩上去也很松软。合作社采用“宽窄行种植,秸秆全覆盖”的保护黑土地的“梨树模式”——玉米在收获后,将秸秆全部还田覆盖地表,宽窄行轮作,春季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整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扰动次数,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土壤和稳产高产效果。
  
  除了黑土地保护以外,合作社还联合中科院地理所和中国农科院开展了条耕配套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包括精细化播种技术、立体化施肥、一飞多防等环节。杨青魁自豪地说,“试验田已经连续两年达到吨粮了(亩产一吨以上),不断创造高产。”据专家介绍,这一配套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了规程,合作社也将大范围推广,从而带领社员依靠新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增产增收。
  
  杨青魁说,总书记对保护性耕作十分了解、十分重视,指出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并指示要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的示范推广面积。康达合作社明年要大面积推广“梨树模式”,并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黑土地保护中来。
  
  “我们要积极推进保护性耕作等先进技术,为保护黑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杨青魁表示,在今后的运营发展中,将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为国家粮食生产、黑土地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 责任编辑:马妍 )
四平市节约网   公主岭市节约网   双辽市节约网   伊通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