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1-29 来源:新浪-魏晓光的博客 |

林耀山(1896—1998),字日暄。辽北省梨树县城东北十二里许红杏山人。祖籍山东登州府,先高祖为前清举人,一生讲学施教。先曾祖文珠率家北徙至昌图,后又迁至梨树。勤劳数十年置田地5,000余亩,房宅数十间,渐臻小康之境。先祖父林万春兄弟四人,行居为二,为前清秀才,在祖宅后边建学馆,招生教授,教学治家,自己著有孝经读本。父明法,字宪章,行居三,务农为业,执管家务,其他叔伯均系业儒书生,以教书终身。 1902年入家塾读五经四书,一年后因日俄战争停学二年,1904年在县城读私塾半年。1904年在家塾专请老师教读四书五经。1909年与先室孙氏结婚,继续读书。16岁(1911年)考入梨树县立高等小学。19岁(1914年)考入省立第三中学(校址即梨树高等小学原址)。1915年春转入省立第四中学,校址在沈阳小南关。1918年6月于省立第四中学毕业,8月考入北京高等师范数学物理部。当时报考人数多,录取甚严,发榜时只取11名,林耀山名列第一。 1919年“五四”运动,曾担任北高代表,参加游行,并攻入曹汝霖宅第。1922年6月于北高毕业,7月就任辽宁省第一中学学监兼教员。1923年4月调任省督学。当时曾去东、西两县放荒学田50余方,时值隆冬,冰天雪地,他亲自勘查丈量,破除一切请托、情面,查清边界,收回管理,受厅长特别记功嘉奖。 1925年7月调任辽宁省立师范专科校长兼第一师范校长。1928年7月辞职,9月任黑龙江烟酒公卖局第七分局局长。1929年3月3日先室孙氏去世,4月21日与毕宗贤结婚。1929年5月辞职回家,7月任辽宁省立第二师范校长。1931年2月任辽宁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及第一女子师范校长。同年当选为辽宁省教育会会长,兼文庙奉祀官。1932年4月会见李顿调查团并呈送报告书,后赴天津。 1933年2月,就任东北大学主任秘书兼学监,时东北大学迁至太原。1936年2月兼任东北大学西安分校主任,赴陕西接收校舍。8月辞东北大学职务。1937年2月至7月任陕西省教育厅督学。7月任财政厅秘书。1938年7月任财政厅一级整理员,12月兼任财务督导主任。 1940年1月24日任山阳县县长。山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角,南临湖北,东近河南,全境皆山,地瘠民贫。自民国以来无教育,全县19个乡镇,只有11个乡镇能接受县府命令,其余皆半独立状态,由当地土霸把持。吴家山乡在高山之上,山上“大王”叫方宗彦,林耀山亲自登山,首次空无一人,遂张贴布告安民。为时两月有余,足迹走遍19个乡镇,建立机构,每乡办起一所国民小学。1941年春在县城建立一所初级中学,自己任教,教英文、数学。在山阳县两年,兴办学校,督导修坝,开发水田,人民安居乐业。1942年7月6日调任商县县长。1943年开办商县县立初级中学,12月任新中实业公司协理。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10月奉派为辽北省接收专员。1946年1月4日到达四平。2月任梨树县县长,县政府设在郭家店镇。5月至11月任辽北省政府参事,代理教育厅厅长。11月当选辽北省参议会议长。1947年11月当选为梨树县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3月四平解放,12月从上海到达台湾基隆。林耀山到台湾后,曾任“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商业总会理事”、“辽北省重建方案小组”召集人。 1954年2月出席台北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当选主席团主席。1955年参加中国佛教会。自1960年到1989年先后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至第八次会议。1982年7月偕同夫人毕宗贤去美国探视儿孙,12月返回。1985年九十寿辰,正值夫人毕宗贤八十高龄,台北国大代表联谊会、东北同乡会、东北大学校友会及沈阳第一师范、沈阳女子师范在台校友举办庆祝双寿大会,到会嘉宾400来人,蒋经国特颁寿屏。1991年10月16日,自国民大会退职,获光华奖章一枚。 林先生痛恨外族侵略,热爱国家,当伪满洲国筹备成立之初,曾经几次被邀请出任教育厅长,均被婉言拒绝。后又经某有力人士推荐,出任伪满洲国文教部大臣,他对来人说:“余如果出任文教部大臣,一定迫我先改历史,消灭民族文化,余成千古之罪人也”“是生不如死”,常以“临大节而不夺也”自勉。“九•一八”事变之初,我国曾向联合国控诉日本武装侵略中国,妄图制造伪满洲国的阴谋。因此,联合国派一个由英国人李顿率领的调查团到中国东北实地调查。林先生闻讯后约了几个爱国人士和朋友,组成一个搜集资料小组,地址设在沈阳盛京施医院一位英国大夫家中,分头调查,终于冲破重重阻力,由林耀山将资料交给李顿的秘书,控诉日本侵略东北的真相。“先生机智勇敢沉着,伟大举措,为常人所不敢,所不能,不愧‘为民先锋’”。 林先生身居海岛,情系家乡。两次赠款启蒙的梨树县梨树乡红杏山村小学(今西中安堡小学)。1990年和1993年,林先生曾两次向梨树县图书馆和梨树一中、二中赠送《二十五史》、《十三经》各一部,以表达对家乡眷念之情。 林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教子诗书期不断,治家谨慎果能饶”。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四子二女,均学业有成。长子英华,毕业于国立东北大学经济系,中年病逝。次子英琪,美国康乃尔大学物理学博士,现在史丹佛大学任教。三子英玮,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化学博士,现在纽约州全录公司任职。四子英琛,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物理硕士,戴维斯加州大学电机硕士、博士,曾任职矽谷电子公司。长女瑞祥,毕业于国立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数学系。次女瑞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曾任教于河北财经学院,退休后移居美国。 1995年正月百岁寿诞之日,友人辽阳张式纶先生赋诗撰文颂其功德:“先生以儒学品质,讲求修齐治平之道,秉承孔门忠孝节义仁恕之至理。”“养之有素,行之有方”。“读孔孟儒家之书,而早为师表,其德行品格之高尚,道貌风范之儒雅,普为士林所敬重。多年创办学校,主持教育事业,看门墙桃李之盛,得百年树人之懋。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其功绩昭然在人耳目,公案文书,均有记载”。 1998年5月28日病逝于台北,终年103岁。

林耀山第二个妻子毕宗贤,1929年4月21日。
魏晓光吉林省梨树县档案研究员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