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家麟画像
韩家麟,字述彭,1898年出生,梨树河山乡和尚屯人。启蒙于家塾,1913年高小毕业后,回乡务农。1914年冬天,梨树县土匪十分猖獗,马占山连队奉命剿匪,路过和尚屯,连部设在韩家,连长马占山见家麟聪明出众,又有文化,就收他为义子,参加部队任上士文书,深得马占山的钟爱。不久被保送到东北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回部队提升为中尉军官。从此追随马占山将军转战多年,屡建战功,1923年提升为少校副官,1927年提升为中校副官长,成为马占山将军的得力助手。 1930年家麟考入东北陆军大学深造。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正在沈阳学习的韩家麟坚决拒绝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帮凶,与同学马荣文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冒死潜逃关内,到北平找到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控诉日寇侵略沈阳的血腥暴行。万福麟军长当即任命韩家麟为五十三军上校副官长,为了掌握黑龙江的情况,派韩家麟作为密使携带军事机密信件化装潜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负责给马占山将军传递机密指令。1931年马占山任命韩家麟为黑龙江省抗日义勇军总部少将参议兼黑龙江省政府机要秘书,参与谋划江桥抗战作战方略和重要机密工作。韩家麟曾三次化装往返于黑龙江与北平之间,汇报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情况、传达军事命令,每次都要通过日寇与伪满占领区重重封锁线,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力排万难,出色地完成“密使”特殊使命。 1932年7月28日,在黑龙江省德都县安固鲁镇一带,马占山率领的一部抗日义勇军,数日来连连与敌人血战,已经疲惫不堪,突然又被日军重兵包围,混战中,韩家麟与马占山走散。韩家麟带领二十余人突围后,当夜宿于罗圈店南七八道林子山旁一民房中。不料,敌田中大队于29日凌晨循迹追来,待发觉时,已陷入重围,众寡悬殊,突围无望,遂率部以死相拼,韩家麟在与日军激战时,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韩家麟将军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中国军人,他是抗日战争最初阶段、最早为国捐躯的抗日将军之一。后来,马占山将军在陕西为韩家麟将军特意修建一座忠烈祠,以表彰与纪念他的光辉人生和不朽功勋。1986年9月,河北省人民政府追认东北军少将参议兼抗日义勇军参谋长韩家麟将军为“抗日烈士”。建在芦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他的事迹和遗物。

韩家麟:第一位以身殉国的抗日将军

马占山、韩家麟(前排右)将军与幕僚在一起。
魏晓光吉林省梨树县档案研究员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