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6-3-1 来源:新浪-历史的记忆的博客 作者:魏晓光 |
1932年7月2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长春伪国务院正式成立了协和会组织,当时的伪满洲国执政溥仪任名誉总裁,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任名誉顾问。第一任协和会长是郑孝胥,继任会长张景惠,由关东军参谋许仓衷实际主持,有伪满汉奸熙洽、臧式毅、张海鹏、张燕卿、谢介石,日本人武部六藏、板田征四郎、小泽开作、山口重次等人参加。不久,各市、县也相继建立了协和会分支机构。 梨树伪满协和会办事处,于大同元年(1932)十一月在四平街铁西区建立,康德元年(1934)六月,办事处迁到梨树县城内,负责管辖梨树、怀德、伊通、昌图三县一市的工作。 梨树组织协和会主事是日本人平冈敬道,还有助手片平义武穗、高田太郎、小林利卫、嘱托医师平井俊穗和中国人李生武。协和会首先进行宣传活动,搞宣传的人手持协和会旗,并高喊口号“先有协和,后有满洲国”,以示重要性。凡入会者在门口挂上铁做的“协和会员”牌子。会员代表定期出席协议会,会员要交纳会费。 梨树县协和会本部组织机构,会长是伪县长曲廉本兼任,副会长泽井铁马,委员有李庆善、西川信正、武政四郎(警)、祝世恩(商)、张允贤(绅)、纪振元(政)、范大全等。 事务长是一期奇行雄,住会掌实权。还有部员、部员补、雇员嘱托若干人。本部还下设几个班,指导班班长刘云山,继任董俊康等,主管下设区联村办公处协和分会。庶务班班长孙哲伯,主管财会事务工作。还有青少年班,青少年班的职责是拉拢青少年加入协和会少年团,凡满13岁以上的青年都可以加入少年团。由学校列表报请协和会备案,发给团旗,学生出外地也要持团旗。青少年班主要向青少年灌输日满协和观念,实施奴化教育。 康德元年二月十五日,协和会又成立青年训练所,青年训练所主要是控制城乡青壮年的。已经够兵役年龄的,要经过正规训练,笼络他们为日帝扶植的伪满洲国办事出力,培养所谓勇士。训练所掌握实权者是主事松本义宣,有日本教官和中国教官数人,青壮年要定期训练3个月。 梨树县协和会各区设分会。各区分会在初建时,由联村办公处人员中有能力者担任分会长,还有常务委员、评议员。分会主要是与治安维持会、县公署联系进行县内各项工作。分会所在地和会员人数,联合分会在县城,有320人;第二分会在四平铁东,有305人;第三分会在郭家店,有151人;第四分会在大成店,有400人;第五分会在小城子,有216人;第六分会在榆树台,有205人;第七分会在孤家子,有138人;第八分会在三江口,有613人;第九分会在喇嘛甸,有225人;四平街铁西附属租界地分会650人。 梨树县协和会历任正副会长。第一任,曲廉本、泽井铁马。第二任,邓柄武、泽井铁马。第三任,曲廉本、泽井铁马。第四任,张绍禹、远藤信义。第五任,祖光勋、中村善一。 梨树县协和会的五大纲领,建国精神之显扬;宣德达情之彻底;国民生活之向上;国民动员之完成;民族协和之实现。协和会的主要精神是“日满协和,日满亲善,日满一德一心”,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欺骗宣传,以达到他们永远侵占中国的目的。


伪满洲国协和会“全国”大会会场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