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府作为柳条边外第一府,在府直辖区域(今昌图县)外还管理着奉化县(今梨树县)、怀德县(今公主岭市)、康平县和辽源州(今双辽市)。 嘉庆十一年(1806),清廷即设昌图额勒克理事通判来治理。同治三年(1864)改为昌图辽海抚民同知。光绪三年(1877)将昌图同知升为昌图府,隶属于盛京将军。昌图府管理三县一州。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昌图府改为昌图县。奉化县不再由昌图府管辖,至此存在了37年的昌图府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开始以昌图县的面貌出现在奉天省的行政区划上。 府城地理位置偏南,昌图府境内的官道,由康平县小城子塔子过辽河经三家子、新立屯、金家屯、宝力屯、大洼、八面城出境到奉化县。

辖奉化县、怀德县、康平县、辽源州
昌图府:明初置辽海卫於此,地名牛家庄,后属福馀卫之科尔沁诸部。嘉庆十一年,以科尔沁左翼后博多勒噶台王旗地,设昌图额勒克理事通判。同治三年,改为昌图辽海抚民同知。光绪三年,升府。广二百八十里,袤二百九十里。领州一,县三。 府境居马千总台边门外,无城。而辽河自辽源入,南入开原。南马鬃河,北亮子河,俱西南入开原。又北昭苏太河,左受条子河、莲花泡河,西南入辽河。东北:八面城照磨,由梨树城移驻。西南:同江口同知,宣统二年改经历。同江口距辽河上游,商船薈萃。河流东徙,曲如悬瓠,光绪三十四年,挑河道取直,添筑顺水坝,逼河西行,以保商埠。旧设铺司三:东北四面城、赪鹭树入奉化;西北八棵树,入康平。又道东南由永安堡至二道沟赴吉林;又由二道沟经伊通赴西丰。同江口商埠,中日约开。有东清铁路。辽源州繁,难。府西北二百四十里。明属福馀卫。光绪二十八年,分昌图、康平、奉化地,设治郑家屯,置州隶府。宣统元年三月,设分巡洮昌兵备道,驻州。东北有东西蛤拉巴山。内兴安岭山脉自乌珠穆沁旗东出,伏行蒙古平原中,至是特起二山。由是山脉行於东辽河外,至源为库哷讷窝集,即长白山脉也。西辽河即西喇木伦河,导源克什克腾旗,新辽河即大布苏图河,导源札鲁特旗,俱自科尔沁左翼中旗入,合流至三江口,东辽河自怀德入,西南流来汇,以下统名辽河,入昌图。州治居西辽河西。有官商路六:西南张家窝铺赴康平;北五道冈至新甸,赴吉林长春;东北阎陵窝铺赴怀德;南白庙子赴府;西北下土台赴洮南;西蒙古套力街赴博多勒噶台王府。 奉化繁,难。府东北一百四十里。明属福馀卫。国初为科尔沁左翼中达尔罕王旗地,原名梨树城。道光元年,设昌图厅照磨。光绪三年,改置县,隶府。东北:青石岭、太平山。西北:二龙山。西:黑牛山、蘑菇山。南条子河,北昭苏太河,俱西流入府。东辽河,自吉林伊通州赫尔苏边门入,北流,屈西南入辽河。环县境东、北、西三面,称辽河套。其右岸为怀德境。旧设铺司二:东北小城子入怀德;东南四平街入府。又有道由县东五里堡至翟家店,达赫尔苏门,赴吉林伊通。有东清铁路。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盛京昌图府辖康平县、奉化县地区。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