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日,在省现代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展示对接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是省农委在“农民文化节”期间,围绕送科技送文化进村入户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中心主题,开展的一次以“互联网+三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电子商务展示对接。 省农委副主任于强说,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由城到乡快速发展,也把农业推到了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上来,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效对接,也就是互联网+农业。省委省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14年12月30日,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在长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数字互联网吉林”,这一框架协议里面,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其重要内容被凸显出来。 我省农村电子商务现已搭建第三方平台,电子商务在农村领域运用产生的效益开始显现出来,发展电子商务有效解决卖农产品(000061,股吧)难和市民买安全农产品难的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产品流通,利农便民;能够解放农民思想,使他们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与实惠;有力推动农业信息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利用现有的吉林省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吉林省现代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中心等涉农服务平台等技术支撑,发挥农村合作社生产经营、产品质量的优势,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业务,将我省生产的吉林大米、人参等一些名优特产品、绿色有机食品销往全国各地;通过这些平台,把优质高效的种子、化肥等送到农民手中;要大力开展手机测土配方施肥、远程专家对动植物疾病诊治服务;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经济人、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家庭农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和嫁接合作农村电子商务。 在活动中,伊通满族自治县伊丹镇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春红介绍了经验,合作社主要经营散养黑猪的养殖和销售。建成初期,黑猪销售影响力不大。在2014年初,县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农民在电商平台开设网上商城,开展网络直销业务。经过一年多的运作,黑猪产品已经得到了社会的了解、关注和认可。仅今年上半年,就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肥猪360头,猪肉11.7万斤,收入330多万元。“这次参观了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学习了更多的电子商务知识,会推动合作社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于春红说。(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