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粘豆包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吃的一种粘食•用黄米面和小豆馅自制而成。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门打猎时的食物。后来,努尔哈赤带兵打仗时•粘豆包就成了冬天里的军粮。可以说,大清国的半壁江山里,有粘豆包的一份功劳。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一切工艺源自于天然,属传统天然食品的典范。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好豆包要四看:一看外形;二看色泽;三看馅质;四看底垫。粘豆包大都是黄米面做成,馅是豇豆、红小豆或绿豆的。黄米面是由糜子磨成,糜子品种也不一样,有黑糜子、红糜子,他们的粘度色泽大不相同。黑糜子比红糜子粘,且色泽光亮,相比红糜子就淡了许多。要说这豆包的口感,糜子品种是关键。包豆包是讲究造型的,也是家风的体现。你包大了,大如馒头,村民就会讲究你家不会过日子;你包太圆了,圆如皮球,那也会招左邻右舍的耻笑;最好的造型是底上宽下窄,光滑圆润,小巧玲珑。摆在盖帘上整整齐齐,就如整装待发、严阵以待的队伍……
一家老小围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话着家常,手里娴熟的捏着豆包,这剪不断的亲情,甜丝丝的氛围,慢慢的都化作了记忆中丝丝缕缕的怀念,在外的游子,新年之际,谁又能不想念那可口的豆包呢?!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