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梨树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梨树

  地方资讯
“关东粮仓”奔小康
梨树县举行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监测信
自然资源部调研组来梨树县开展调研
梨树县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清收百日攻
2020年第二届“茅台王子杯”
吉林省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现场观摩会
梨树县人社局推进高质量就业服务快
“河清水美·v游四平”
 
  节约行动
梨树县拒绝“剩宴”不做“剩男剩女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梨树白山乡党委多形式增强党员干部
吉林省多部门首次晒出“三公经费”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名胜佳景    
二龙湖古城遗址
时间:2016-3-12  来源:百度百科  

  二龙湖古城遗址
  
  二龙湖古城遗址位于吉林省梨树县石岭乡二龙山村北崴子屯,是战国晚期的燕国北部边城,距今2300多年。是战国晚期的燕国北部边城,距今2300多年。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35000余平方米。城墙由黄土夹砂石堆砌而成。有角楼和翁城,城内北部正中有夯土高台。城址内出土有战国时期的铁镬、铁质马具,铜箭头及陶釜、罐、尊等器物,还有绳纹的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构件。陶器的特点具有较明显的战国时期燕文化的风格特征,对研究战国时期燕文化与东北地区的密切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二龙湖古城遗址地理位置
  
  战国时期城址。位于梨树县石岭乡二龙山村北1.5公里岗阜上,被半月形吉林哈达岭余脉环抱。
  
  二龙湖古城遗址古城建筑
  
  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35000余平方米。城墙由黄土夹砂石堆砌而成。有角楼和翁城,城内北部正中有夯土高台。城址内出土有战国时期的铁镬、铁质马具,铜箭头及陶釜、罐、尊等器物,还有绳纹的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构件。
  
  二龙湖古城遗址文物价值编辑陶器的特点具有较明显的战国时期燕文化的风格特征,对研究战国时期燕文化与东北地区的密切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二龙湖古城遗址历史意义
  
  该遗址是目前所知中国东北地区受燕文化影响最北的城址。这个古城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当地和吉林省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物质文化面貌及复原当地和吉林省没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历史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二龙湖古城遗址古城规格
  
  城址平面呈方形,为南偏西30度。城垣系土石堆筑,周长750米。城址西北部被破坏,其余部分尚存城垣。北墙长185米,残存东端的76米。东墙长193米,南墙长183米。南墙正中有一门址,城墙现存高度l~3.5米,基宽12~15米,上宽l~3米。出土遗物有绳纹泥质灰陶片、夹砂红褐陶片、铁镰、马镳、铜镞、泥质灰陶豆、瓦、瓦当等。
  
  二龙湖古城遗址发现过程
  
  这座古城遗址的最初发现年代是在1983年。当时吉林省正在大规模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工作人员在距离此地10公里远处考察一座清代修建的赫尔苏古城时,一些村的人们向其反映这里有一个三面被大土墙包围着的大院子,可能也是个文物。考古人员立即赶到这里,发现这三个大土墙就是用砖土夯起的古城墙,距离地面约有三四米高。考古人员立即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考察和试验性挖掘,并初步推断这座古城为五边形。根据目测和步测,这座古城周长为730米左右,而古城所建的年代应在金、唐、宋时期。很快此处被列为梨树县文物保护单位。因城址坐落在当地二龙湖水库大坝南面山头之上,古城被定名为二龙湖古城遗址。
  
  二龙湖古城遗址挖掘历程
  
  1985年,一个颇具规模的啤酒厂在二龙湖古城遗址内破土动工,施工人员在挖地基时发现了大量的已经破碎的瓦片。恰好某部队的一位营参谋长也在附近施工,他对这些瓦片很感兴趣,便收集了一部分。同年,这位营参谋长转业后被分配到四平市文物管理部门,他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瓦片交给了在这里实习的吉林大学的教授。他们经过研究后表示,这些碎瓦片年代相当久远,很有历史价值。
  
  1986年春天,一批专家在古城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性挖掘,并清理出一个灰坑(垃圾场),在其中找到了陶、瓮、镰刀等器具。经过吉林大学著名文物专家李云教授认定,这些文物确切的年代应为战国晚期。
  
  1986年秋,啤酒厂在扩建过程中又相继出土了一些珍贵文物,这些极具研究价值的文物引起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高度重视。
  
  二龙湖古城遗址古城现状
  
  二龙湖古城遗址中至今仍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墙,这座由砖土夯起的土城墙原来有数米高,但由于千年风雨的侵蚀,现在不过二三米,墙头上也长满了杂草,曾经繁华一时的古城如今却颇为荒凉。即便如此,依然能在土城墙的墙体上清楚地看到当年民工修筑时,用力夯墙而留下的一块块长方形印记。
  
  二龙湖在古城遗址的西南角,是一处已被考古人员认定的整个古城惟一一个城门的遗址,这里已看不出丝毫古城门的迹象,只是一个被乱草填满的大缺口,现在已成为一户村人院子的一角。整个古城只有一个城门确实很少见,这也是工作人员正在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龙湖古城遗址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高达4.7米,它基本能够体现当年古城墙的原貌,很有研究价值。而通过采用一些测量工具进行推算后,认为当年这座古城并不是最开始认定的五边行,而是接近于正方形,它的周长也被扩大为800米,应该说这是一个面积达到数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对于城墙上下宽度,工作人员得出的数据是底部地基宽为18—20米,上部宽为3—4米,这样的古城墙对于防御外敌是很有帮助的。
  
  现存的古城墙断断续续只有两面多一点,与1983年时相比又缺损了一部分。由于附近居民人口不断增加,住房、占地、修路与文物保护时时发生冲突,很多村民不能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条例保护古城墙。很多村民在建房时紧贴着城墙,更有甚者直接将古城墙推倒,在遗址内建房;近几年,陆续开始的修路工程也将一部分城墙拆毁,这些都使得本已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城墙雪上加霜、满目疮痍,实在令人痛心。
  
  二龙湖古城遗址古城建筑特点
  
  本可以看到的城墙虽已遭到破坏,不过埋藏在地下的相当一部分遗迹仍可以向我们述说千年前城内居民的生活状况。在这座占地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古城内,工作人员已经将古城东南角3200平方米面积的遗址挖掘整理完毕,并从其中清理出14座民房的残迹。在一个个已被工作人员整理过的遗址现场,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几处当年居民生活的房子的遗迹,因为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屋内都有一个高出地面的灶台。通过断开的地基可以看到房子的门朝向正南方。这是一个非常简陋而且低矮的小房子,地面并没有经过防潮处理,而且很不平正;房顶是两坡水式结构,四面有立柱,完全看不到砖瓦、都是土泥墙;在屋子的左侧有一个略微高出地面的灶台,比在农村所用的灶台小很多,墙角还有一个存水用的瓮,屋内摆设仅此而已。在整理出的14处民房残迹中,基本机构、屋内摆设大体如上所述,其中面积最大的40平方米,最小的20平方米。
  
  二龙湖古城遗址出土器具
  
  尽管生活在二龙湖古城遗址的居民住房条件并不算好,但是他们的生活用品确是极大丰富,我们从考古现场发掘出来的各种器具中便可略知一二。在由工作人员临时设置的一个小型展室内,我们大开眼界,这些从地下挖出的当时居民生活、生产工具品种极多。其中出土的一件叫甑的器具,作用其实很简单,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笼屉,蒸东西用的,属于当时的生活用品。和甑同时出土的还有包括罐、盆、钵等,他们各有用处,大多是用泥沙烧制而成。
  
  此外,在二龙湖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生产用具,如镰、锄、镐它们大多被用来耕种时使用。更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发掘的工具中还出现了凿子、锛子等木工工具和相当精致的渔钩、网锥等。据介绍,这些工具大多使用于战国时期,在当时少数民族聚居地带的使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业、渔业的发展。
  
  在一系列挖掘过程中,二龙湖古城遗址共出土各类文物及碎片800余件,其中铁器300多件,目前已近恢复原状的陶器60余件。
  
  二龙湖古城遗址遗址调查
  
  根据史料调查认为,在这座城的中部有一个相当规模的用土夯起的台基,很大、很平,推算是一个或一组大建筑。考古人员准备在近年的大规模挖掘中将其作为重点。如果这座台基确实存在,应该是一个官衙所在地,而不是普通的民宅,它将是这座二龙湖古城遗址在当时级别的显现。
  
  据记载战国时期的燕、赵等国在边远的城市都设置过县城,他们的规模都可以通过其官衙的大小来确定。古城遗址中台基的挖掘将成为古城挖掘的又一看点。
  
  此外,根据二龙湖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来看,古城背依当地的大黑山,俯视东辽河,作用主要是军事性的,是燕国北方五郡控制东北土著民族的前哨阵地。
  
  二龙湖古城遗址重要影响
  
  根据目前已进行的对二龙湖古城遗址的挖掘,从其城内外出土的文物来看,古城的年代、规模和范围基本确定,现已被确认为吉林省境内年代最早的古城之一。
  
  有关专家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东周列国逐渐兼并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除了彼此之间的征战,秦、赵、燕、楚等也常和周边的少数民族用兵。当时东北的辽西一带为东胡,燕胡之间屡有战争,这在《史记·匈奴传》中有记载。于是,燕设北方五郡修长城,抵抗胡人进犯。有关燕长城的记载从辽宁阜新进入辽宁省后的走向未经实地踏查,但史学家一般认为在经彰武、法库、开原、新宾到达宽甸。但此次发现燕代的古城说明,燕统治时其势力范围已达到现吉林省境内,足以控制东辽河中游地区,它把燕国的北部疆域向北推进了一百多公里,也把汉人对东北腹地的开发推前到了公元前三世纪,其意义非常深远,甚至影响了燕史的修订。
  
  二龙湖古城遗址文物保护
  
  1988年,古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二龙湖古城遗址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四平市节约网   公主岭市节约网   双辽市节约网   伊通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