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柳河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柳河

  地方资讯
县政府召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会
陈旭升 庄亚男查看老旧小区改造工
县政府召开2020年系统廉政工作
服务民营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亨通镇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采胜街道集中学习杨立山先进事迹
安口镇中心卫生院走访贫困户报道
圣水镇“四注重”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通化打造群众满意就业服务平台
强化制度建设,真心服务群众
县财政局“五个明确”加强乡镇财政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特色产品    
咱们家乡有特产:走进柳河看三宝
时间:2019-11-26  来源:腾讯网  
  柳河县是吉林省东南部一座美丽的小城,山水相依,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这里地处世界白金水稻带和山葡萄、中药材最佳适宜种植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独特的“柳河三宝”——野山参、大米和葡萄酒。
  
  柳河县委书记陈旭升告诉我们,进入2019年,柳河县政府对柳河明星土特产品进行整合,统一以“柳河三宝”全新形象抱团亮相,加快推动柳河特产行销全国,通过构建“柳河三宝”品牌体系,进一步提升柳河名优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在中国,人参历来被视为百草之王。如今在市面上,几十年的野山参已经是上品,而200多年的人参,只怕是见都没见过呢。随着参王酒封坛仪式的进行,这颗人参珍品也跟其他人参一起被封入了巨大的酒瓶之中。
  
  这里的人参酒,是按照一缸酒半缸参调制的,口味醇厚,营养丰富,是难得的珍品啊。你可能会问了,光是泡酒就要用到这么多老山参,这些参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黄晓鸥的云岭野山参基地是柳河野山参的核心产区,在这片1.6万亩的原始森林中,培植了上亿棵参龄超过17年的野山参。现在,柳河以云岭野山参保护区为龙头,大力发展林下参产业,不但推出野山参片、野山参粉、野山参汁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达到3个亿。在见识了柳河三宝之一的人参之后,下一站,则是当地的另一宝,柳河大米。
  
  人称大米姐的管延丽,是柳河当地水稻种植行业的领头人。柳河县境内拥有大片的火山岩浆凝结成的火山岩地貌,经过数万年的风化,火山岩积聚了一层很厚的腐殖土,加上火山岩中富含的硒元素,来自长白山支脉的山泉水,天时地利等多种因素,造就了火山岩大米的优良品质。
  
  为了保证柳河大米的绿色种植,管延丽的基地一直采取人工插秧、人工收割,有机施肥的模式,但是在加工环节,她使用的却是最现代化的全封闭的工艺,这样经过脱壳,碾米,分级等一系列流程,最后大米品质也得到了很好的呈现。管延丽还在全力拓展着自己的大米产品线,像发芽米,胚芽米粉等产品,甚至是酿酒,酒糟等,都被她充分利用了起来。
  
  如今,管延丽的大米事业打通了从生产加 工,销售流通,甚至是观光游览等多个环节,年产值8000万,带动了五百多农户一起脱贫致富,极大的提升了“柳河大米”的品牌竞争力。此时的柳河,平原上到处是稻米丰收的景象,而在远离村落的山岗之上,则藏着柳河农产的第三宝,冰葡萄酒的原料——北冰红葡萄。
  
  已经是深秋时节,在东北的大山深处,依然倔强的生长着的果实,就是眼前这北冰红山葡萄。别看他们挂在光秃秃的枝干上,还皱皱巴巴的,却是当地制作冰葡萄酒最好的原材料。
  
  孙广辉在柳河搞葡萄酒生产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他种葡萄,酿酒,做包装,跑市场,是当地葡萄酒行业的名人。为了保证原料的产量和质量,孙广辉从十几年前就成立合作社,引导农民们种植北冰红,如今已经有了上千亩的规模。
  
  葡萄酒是柳河的传统产业,为了研发先进的酿酒工艺,进一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酒,甜酒,起泡酒等品类,柳河县人民政府建立了专门的葡萄酒研发中心,引进人才和设备,为孙广辉等人的多家葡萄酒企业提供科技支持。孙广辉的葡萄酒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如今也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流程,年产值达到了两千多万。

( 责任编辑:余风 )
通化市节约网   梅河口市节约网   集安市节约网   通化县节约网   辉南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