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柳河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柳河

  地方资讯
县政府召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会
陈旭升 庄亚男查看老旧小区改造工
县政府召开2020年系统廉政工作
服务民营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亨通镇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采胜街道集中学习杨立山先进事迹
安口镇中心卫生院走访贫困户报道
圣水镇“四注重”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节约行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我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软环境建
冰箱新国标即将实施 倡导节能环保
我省推行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登记
省3a以上景区将一次换乘可达
通化打造群众满意就业服务平台
强化制度建设,真心服务群众
县财政局“五个明确”加强乡镇财政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柳河华龙葡萄酒公司“北冰红”国家级酒质品评鉴定94.7分
时间:2016-2-2  来源:吉林日报  

  浪漫的绿色产业——柳河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纪实

  葡萄美酒夜光杯。浪漫了品酒人,更浪漫了一个产业。
  
  “酒香万家”,精准诠释了“中国通化葡萄酒城”、“中国葡萄酒之乡”的通化市葡萄酒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二五”期间,通化市把葡萄酒产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食品产业的重点,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加工、从品种培育到产区确定、从酒庄建设到葡萄酒文化的推广等诸领域,进行全面升级。
  
  目前,该市拥有60户QS认证葡萄酒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户,开发生产了一批品质和档次较高的名优新特产品,形成了甜型、干型、半甜型、半干型4个系列40多个主导品种。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通化通天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通化成为全国唯一拥有2户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城市。2014年末,全市葡萄酒产量达到85420千升,同比增长10.1%。
  
  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
  
  法国著名的酿酒师Jean·Cabassy说过,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七分原料,三分酿造。
  
  也就是说,葡萄的品种、气候、土壤、湿度、葡萄园的管理以及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是决定葡萄酒好坏的六大因素。
  
  一提到通化葡萄酒,消费者就会说那是山葡萄酒,是民族品牌的葡萄酒。
  
  的确如此,地处长白山西南麓、鸭绿江畔的通化市位于北纬40°附近,与世界著名的法国罗纳河谷、美国的纳帕河谷产区纬度相当,同属葡萄黄金产区。这里森林覆盖率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多个百分点,其中葡萄产区的森林覆盖率为85%;这里土质肥沃,光照、湿度、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野生山葡萄生长。
  
  在没有污染的长白山原始大森林中生长的野生山葡萄属东亚种原生山葡萄,粒小、皮厚、含糖低、含酸高、有机物丰富,是目前发现的最为抗寒的葡萄品种,也是酿造葡萄酒的上好原料。用山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呈宝石红色,酒味清醇,酒体丰满,果香霸气,适合国人的葡萄酒饮用偏好。
  
  长白山野生山葡萄被视为宠儿,是因为用它酿造出的山葡萄原酒中白藜芦醇总含量为5.86mg/L,比一般葡萄酒多出2倍多。山葡萄原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黄酮含量、花色素苷含量也要高出一般葡萄酒的1—3倍。
  
  但是,由于野生山葡萄糖度低、酸度高,后期发酵不得不加入蔗糖。为解决山葡萄的这一缺点,农业科技人员和葡萄种植专家经过漫长的精心培育,先后推出了公酿一号、双红、双优、左优红、北冰红等山葡萄品种。目前,全市拥有酿造葡萄种植面积5万多亩,年产量4万多吨。
  
  镜头一:在集安市青石镇云峰湖畔的鸭江谷酒庄,庄主孔庆森说:“振兴通化葡萄酒产业的出路在于不断创新和突破,我们的突破口就是咬定‘冰葡’不松口,抓住‘冰红’不松手,立足本土特色,打造惟我独有的品牌,在‘我有你无’中充分发挥‘冰葡’的优势,全面彰显‘冰红’这一品牌力量。”
  
  孔庆森所言的“冰葡”就是冰葡萄酒,“冰红”就是北冰红葡萄。
  
  “北冰红”是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的葡萄专家在1995年用干红山葡萄酒品种“左优红”做母本,用低酸、高糖、果皮厚、大穗的山-欧F2代葡萄品系86-24-53做父本进行杂交,从F5代中选育出优良单株无性系。并于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北冰红”,为国内外培育出的第一个酿造冰葡萄酒的山葡萄品种。
  
  新品种“北冰红”果实含糖高,酸度适中,克服了以往山葡萄品种糖度低,酸度高的缺点,而且可以在树上自然挂果至冰冻,是酿造冰红山葡萄酒的上佳原料,所酿造的冰葡萄酒品质上乘。
  
  集安山葡萄栽培历史悠久,产业粗具规模,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多亩,形成了部分山葡萄专业镇、专业村,产业集中度较高。产业链也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了完备的物料、苗木供应和技术服务体系。同时,集安鸭绿江河谷还有适宜发展酿酒葡萄的土地面积1万多亩,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将远超过5万亩,山葡萄产业在规模扩张上具有很大潜力。“北冰红”已在集安市推广发展到5000亩。
  
  集安特有的气候、地理等要素,具备了发展优质葡萄的先天条件。2012年3月,中国通天酒业集团首次提出“鸭绿江河谷”产区概念。2012年7月,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中国通天酒业集团牵头举行了鸭绿江河谷葡萄产区专家研讨会,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确定鸭绿江河谷是我国山葡萄种植的重要产区,特质性非常突出。
  
  鸭绿江河谷产区地处有“吉林小江南”之称的集安市,东南起于集安市活龙镇,西北至青石镇,沿鸭绿江左岸呈扇形分布,距丹东入海口直线距离百余公里,具有生长珍稀酿酒葡萄的优越气候条件和天然地理环境。这里是中国9大酿酒葡萄产区之一,是中国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示范区以及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镜头二:65岁的汪老汉在柳河县红石镇青岭村带头合作种植“北冰红”,华龙酒业订单收购,今年收成看好,可产4万多斤。合作经营者之一隋国刚高兴地说:“俺们的一吨北冰红原汁卖10多万元,经济效益比其它品种高出5倍,两瓶冰葡酒就能抵上一亩玉米的收入,种植‘北冰红’的确是个好营生。”
  
  地处长白山龙岗山脉、一统河两岸的柳河县,山葡萄集中种植区域多为沙壤土,表土厚20厘米以上,土壤属于中性微酸,适合各种优质山葡萄种植。
  
  山葡萄产业是这个县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打造“酒香柳河”城市名片的特色朝阳产业。
  
  2007年以来,柳河县委、县政府就将山葡萄与山葡萄酒定位为柳河的特色富民产业来重点培育,以“民族、特色、差异化”为发展方向,突出山葡萄甜酒和冰酒特色,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山葡萄产业快速发展。在种植基地建设方面,该县拥有全国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品质较优的山葡萄种植基地,面积达3万亩,主要种植品种有公酿一号、双优、双红、左优红和北冰红等。这个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山葡萄产业创业基地”、“国家级葡萄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中国山葡萄酒之乡”和省级山葡萄酒产业特色园区等。
  
  在柳河华龙葡萄酒公司,记者将“北冰红”酿制的一款冰红葡萄酒倒入高脚杯,杯子立马变成了晶莹温润深的红宝石。喝上一口,满嘴浓郁悦人的蜂蜜和杏仁的复合香气。据葡萄酒技师宋士忠介绍:“北冰红酿制的冰酒,果香酒香突出,回味余长,酒体平衡,醇厚丰满,风格独特。经橡木桶陈酿3年的冰红原酒酒度11.78°,国家级品酒员对酒质品评鉴定(暗评)结果为94.7分(满分100分)。”
  
  国内著名葡萄酒专家张春娅指出,山葡萄就是中国的特色品种。经过多年的培育,现在已经有了第一个可以酿造冰酒的山葡萄品种——北冰红,这个品种非常耐寒,冬季也不用埋土,可以与南非标志性红葡萄品种皮诺塔吉相媲美,是中国对世界葡萄酒的贡献。
  
  好酒出自好葡萄,一首外国有关葡萄到酒的诗可以作证:
  
  三毫米的旅程/一颗好葡萄要走十年/三毫米/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一颗葡萄到一瓶好酒的距离/不是每颗葡萄/都有资格踏上这三毫米的旅程/它必是葡园中的贵族……
  
  走“中国味道”的酒庄之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纵观世界顶级葡萄酒,都是出自著名的酒庄。
  
  这种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与葡萄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一旦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式——葡萄酒庄,将把葡萄酒产业推向高端的层次。
  
  镜头一:雅罗酒庄。坐落在集安市麻线乡鸭绿江边的建疆村,隶属香港上市公司通天酒业的全资子公司,酒庄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是集葡萄种植、原酒储存、产品研发、文化展示、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葡萄酒庄,整个酒庄由葡萄园区、原酒储存区、文化展示区、地下酒窖、产品研发区、商务会馆区六部分组成。今年7月,雅罗酒庄年产一万千升葡萄酒灌装生产线完成试车,年可生产各类葡萄酒1万千升,高档桶酒500千升,标志着鸭绿江河谷产区高端酒庄的诞生。
  
  镜头二:鸭江谷葡萄酒庄。坐落在集安市青石镇石湖村、云峰湖畔,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规划建设以“北冰红”为主的山葡萄种植基地300亩,酒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购置生产、检测及辅助设备130余台(套)。据介绍,该项目是由国家葡萄酒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亲自设计,采用了很多高精尖设备,比如灌装线,是葡萄酒庄核心的设备,在整个灌装过程中保证葡萄酒不接触一点氧气,对葡萄酒质量提升有重要作用。酒庄建成后,年可生产高中档葡萄酒6万瓶,瞬时接待游客150人,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70多个,将是鸭绿江河谷山葡萄产业带上的一颗明珠。
  
  业内称这种个性化的小型酒庄为庄园型酒庄,它的特点是利用庄园主的影响力来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他们在葡萄园种植、酒庄酒酿造、庄园建设等方面均有严格要求,葡萄酒不追求销量而向精品化发展。按此模式,到2020年,集安市将建设具有“优质、稳产、长寿、美观”为特征的优质酿酒葡萄基地3万亩,其中新建基地9000亩,除了现有5000亩“北冰红”,再更新改造提升原有基地2.1万亩。
  
  镜头三:汇源龙韵酒庄。该项目由北京汇源集团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发展5000亩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酒庄。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葡萄汁饮料加工项目,年产葡萄酒3000吨、浓缩葡萄汁10000吨。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税金9000万元。
  
  有着“中国优质山葡萄酒之乡”美誉的柳河县,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建设集山葡萄种植、山葡萄酒生产销售和休闲观光、文化推广于一体的特色酒庄。目前,全县建成、在建的企业10余户,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4亿元。他们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引进“大款”共享葡萄酒产业的蛋糕。除了汇源龙韵酒庄项目外,还引进投资5亿元的江苏钱旺紫隆冰谷酒庄项目。
  
  硬件建设如此,软件建设上集安市与柳河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实施研发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平台的同时,注重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技术联合。积极与中国农大、西北农大、吉林农大和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交流合作,与中国农大首席葡萄酒专家段长青、西北农大副校长李华、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著名山葡萄育种专家沈育杰、宋润刚、艾军等业内专家建立经常性联系,在新品种推广、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和酿造新工艺、新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技术联合,极大地提升了葡萄酒产业科技研发整体水平。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研发的双红甜红葡萄酒、北冰红冰红葡萄酒、公主白甜白葡萄酒产品已推广到骨干企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业内专家的肯定。
  
  “中国一定会出一支世界级的葡萄酒!”集安市特色产业局局长孙延锋介绍说,发挥山葡萄酒的差异化优势,在最适宜的栽培区域,选择最优良的葡萄品种,用最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出最优质的葡萄原料,酿造出具有“中国味道”世界级葡萄酒。
  
  开启“葡萄酒文化+旅游”模式
  
  中国葡萄酒消费未来发展趋势将是大众消费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教育。
  
  今年7月15—19日,第十届中国酒业论坛葡萄酒主题峰会在集安市召开。论坛创始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指出,葡萄酒文化普及不可轻视,行业合力做营销成效将更好,要用符合中国消费需求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葡萄酒文化的渗透率,打造葡萄酒“中国味道”。
  
  峰会上,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张春娅开讲的葡萄酒课程,主要从中国葡萄酒历史、科研成果、产区、特色葡萄资源、市场发展趋势五方面传播葡萄酒文化。
  
  浪漫的葡萄酒,浪漫的旅游。
  
  根据欧美的酒庄发展经验,在葡萄农业资源与休闲消费需求同时具备的地区,围绕葡萄酒文化的旅游休闲综合体将成为区域休闲地产开发的热门。
  
  镜头一:世界第一大地下贮酒窖。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山青水秀的长白山脉西麓,始建于1937年,有着70年的葡萄酒酿造经验,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葡萄酒厂之一。通化葡萄酒地下贮酒窖是中国最早的地下酒窖之一,总面积10340平方米,常年恒温保持在15-16℃,距地面深度4.5米,这里是公司的心脏,是生产优质葡萄酒的重要保证。通化葡萄酒地下酒窖内有大橡木桶772个,容量分别在3-8吨之间,可贮藏葡萄酒6000多吨,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大橡木桶集群。全部取材于长白山百年树龄以上的橡树,每一个大橡木桶几乎都是绝版,可堪称为葡萄酒界的重要文物。
  
  收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企业名录的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远销36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作为国宴用酒和国家“两会”用酒,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06年,其产品“国宴1959”,获得了有葡萄酒奥斯卡之称的国际烈酒、葡萄酒挑战赛(IWC)金奖,确立了中国红酒的世界高度。同时在此次大赛中获奖的还有一划时代产品:中国的第一支冰酒——雅士樽牌冰酒,标志着中国葡萄酒进入了奢侈纪年时代。
  
  镜头二:中国山葡萄酒博物馆。该馆坐落在通化通天酒业山葡萄酒文化科技产业园内,是国内惟一的以山葡萄酒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通过深入挖掘长白山脉野生山葡萄酒酿造技艺,传承山葡萄酒的历史脉搏,打造民族葡萄酒品牌等方面来展示山葡萄酒历史渊源。博物馆综合运用了幻影成像技术、光纤地图、互动交互体验项目等多媒体展项,以粒粒葡萄的形式,从而打破了传统展厅的空间疏离感,让人穿越葡萄酒发展的百年历史,切身感受葡萄酒文化的浪漫。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通化山葡萄酒文化科技产业园,隶属中国最大甜葡萄酒生产商之一的中国通天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该园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园内分为葡萄酒生产车间、原酒贮藏车间、山葡萄种植示范园、中国山葡萄酒博物馆、功能性地下储酒窖等参观游览区域,同时配备了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楼。
  
  喝葡萄酒是浪漫的,旅游也是浪漫的。无论是酒厂式酒庄、庄园型酒庄,还是作坊型酒庄,产地与消费地的重合都会成为其最佳的生长土壤,也就是说它不仅需要优良的酿酒葡萄的种植条件,而且需要一定的葡萄酒及相关消费的需求聚集度。无疑,葡萄酒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旅游搭建了一个新平台,同时也为其增强了粘性。本来不缺旅游资源的通化市,徒增浪漫的葡萄酒产业,传承着浪漫的葡萄酒文化,势必与浪漫的旅游产业融合,相得益彰。
  
  特别是在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中,随着集安市、柳河县葡萄酒庄的兴起,通化依托优势的自然资源,在长白山西南麓、鸭绿江畔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及葡萄酒庄旅游项目,鸭绿江河谷成为世界级的葡萄酒优质产区和独具特色的酒庄旅游长廊,不日可期。



( 责任编辑:张君鹏 )
通化市节约网   梅河口市节约网   集安市节约网   通化县节约网   辉南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