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龙井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龙井

  地方资讯
市税务局税收宣传走进电台 惠民政
龙井市司法局走进企业 为群众办实
市人社局输送多名高校毕业生赴对接
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做好农忙时节农民
全州水田秋季机械化作业现场会在龙
第8届“朱德海”杯中国朝鲜族摔跤
我市首个医共体分院揭牌
龙井市:秸秆“变身”天然气,走出
 
  节约行动
龙井市环保局:勤俭节约宣传活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龙井一幼:勤俭节约,从小开始
龙井着力建设生态化绿色幼儿园
龙井三个清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龙井市地税局普及“抠门”行为
龙井供电“三节约”从点滴做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龙井好人    
龙井中学教师李凤玉:一片真情呵护待放花朵
时间:2017-7-17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作者:胡兆意

    近几年的教师节,龙井市龙井中学教师李凤玉都会收到一份神秘礼物,这是她资助孩子送给她的化妆品。不施粉黛、朴实温和的李凤玉虽然每次都百般拒绝,但仍然难挡这个孩子的“盛情”。

    这只是她资助孩子中的一名。现年55岁的李凤玉出生在一个朝鲜族家庭,兄弟姐妹8人。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李凤玉的父亲在解放长春的战役中,是一名担架队队员,为了救治伤员,竟然将70多元的全部家当捐赠给伤员。她的母亲照顾一名毫无相干的孤寡老人三四年,直到老人去世。受到他们的熏陶和感染,李凤玉从小就充满爱心,同情和关爱着身边的弱势人群。

    李凤玉于1984年开始教学工作。1999届高中学生李同学的父亲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还有一名弱智弟弟,全家靠母亲种地生活,生活十分艰难。得知她的情况后,李凤玉的心被该同学的情况深深触动着,她决定从每月300多元的工资中,抽出100元钱来资助李同学。在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李凤玉整整资助了她7年,用自己无私的爱感动着李同学。李同学最终不负期望,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她就职于北京电视台,后到韩国工作。提起李凤玉老师,李同学感谢不已,“我永远都感谢李凤玉老师,是她的帮助,才有了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1999届初中学生金同学,父亲患骨质疏松,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小一岁的妹妹,全家仅靠母亲种地维持生计,家境十分困难。但金同学学习十分刻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每年都获三好学生称号。她的事情深深打动了李凤玉,她又一次决定资助该同学。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四年,李凤玉一直资助她,金同学最终考上了延边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后在青岛工作。怀着对李凤玉老师的感激之情,她每年都会给老师邮寄化妆品,希望老师青春常在,幸福快乐。

    现在资助的孩子只有一名崔同学,他的父亲因小儿麻痹,出入只能靠坐轮椅,他的母亲是长期生病,父母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孩子的不幸,让李凤玉老师又一次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负担起崔同学每个月100元生活费。在李凤玉的帮助下,崔同学已经走进了初中的校门。

    多年来,李凤玉共资助过10多名孩子,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让他们感受人间真爱,她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和市级感动人物。谈到李凤玉,与她共事近20年的龙井市龙井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李华赞不绝口,“李凤玉老师是个大好人,对每个人都真诚、热情,对资助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在工作上,也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哪个老师有事请假,她都毫不犹豫、毫无怨言地替班!”

    事实上,李凤玉家并不富裕,爱人没有工作,在家务农,收入微薄。而且,由于她连续二三十年奉献爱心,也让全家承受了一定的生活压力。平常全家人都节衣缩食,女儿从小就很少买新衣服,都是捡亲朋家姐姐的衣服穿。近日,记者见到了李凤玉的女儿孙诲讼,并问她是否有怨言时,她流下了伤心的热泪,“小的时候一直怪妈妈,凭什么我没有新衣服穿,凭什么我要跟别人分享母爱,但随着我逐渐长大,我慢慢理解了她,知道她做的是对的,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我不仅不怪她,还更敬重她,她是我的偶像。”说到这里,孙诲讼擦着泪水,露出了灿烂而骄傲的笑容。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