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7-9-18 来源:延边日报 作者:黄静波 |
“我的命是‘开山’父老乡亲给的,我将把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开山’,奉献给‘开山’的教育事业。”25年前,刚迈出校门的于冰来到偏远的龙井市亚松一小任教。身患白血病进行骨髓移植后,她坚持在她热爱的教育工作一线,把梦想和希望留给了教育事业,留给了‘开山’的孩子们。 1992年,从延边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于冰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来到位于龙井市开山屯镇的亚松一小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于冰从事过语文、数学、社会等多学科教学。凭借她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到两年时间,她就在龙井市教学中崭露头角。1994年,她代表学校参加龙井市语文教学比赛,获得优秀奖;同年6月,她还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 正当她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无情的病魔袭击了她。年仅22岁的她患上白血病,倒在讲台上。大家悲痛不已,谁也不愿让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这样离开她心爱的讲台。1995年,在开山屯父老乡亲的爱心捐助下,于冰顺利完成骨髓移植手术。 大病初愈后,于冰时刻惦念的是自己的学生。1996年,在她本人一再坚持下,重返工作岗位。虽然不再从事班主任工作,但她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专科教学中,她的课也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她多次被学生评为“最喜欢的教师”。几年间,于冰克服身体的虚弱,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级教学大赛,先后获得州级教学骨干、省级教学能手、省级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2003年,于冰代表延边参加全省社会学科教学大赛,荣获一等奖。 2008年,学校急缺班主任,以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看着校长为难的样子,于冰主动承担起班主任工作。已经14年不担任班主任,难度可想而知。病后一直虚弱的身体,缺少班主任工作经验,还有新课改的压力等问题,压得于冰透不过气来。一年多来,于冰从未在11点之前睡过觉,看书、备课、批作业、设计班级活动、安排家访日程及辅导学生等,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在她辛勤的努力下,不到一年时间,她带的班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从教的25年里,于冰把全部的爱给了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在于冰的班级里,曾经有一名“问题”学生,很难管教,多次进出派出所,其父在监狱服刑。于冰没有放弃他,每天都给他补课,和他一起放学回家,耐心地讲道理,关心他的生活。在于冰的帮助下,这个学生发生了转变,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路走来,于冰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在她眼里,教书育人是事业,其意义在于追求;教书育人是艺术,其核心在于真爱;教书育人是梦想,是她生命的追求。多年来,于冰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她先后获得“全州百名优秀班主任”“全州教书育人楷模”“全州百名优秀班主任”“全州特等劳动模范”“全省社会学科教学能手”“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全国TCL希望工程烛光奖”等荣誉称号。 原标题:【延边好人】龙井市亚松一小教师于冰患病后坚守教育一线20余载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