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时间:2018-11-21 来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
龙井市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向纵深发展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紧紧围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水、大气、土壤、生态”污染防治四大行动计划、服务龙井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强化问题导向,迎着问题求解,强化系统思维。 一、“解放思想”是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将“美丽”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面对新常态下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解放思想这一触动历史潮流汹涌向前的总闸门作为“当头炮”。追赶超越是龙井环保系统提振精气神、提升队伍形象的当务之急。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推进思想再解放,以奋勇争先的使命感抓机遇、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追赶先进、超越自我,着力补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生态短板。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生态环保工作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期,要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以满足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更高需求。 二、“解放思想”是深化生态环保工作的强力抓手 推进绿色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全党执政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解放思想”在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市、园林城、卫生城、建设“延龙图区域生态建设中心区”具有重要意义,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坚强保障。 (一)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生态”污染防治四大行动计划情况。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市建成区内共有15台燃煤小锅炉,要求2018年年底前淘汰一半,2019年年底前全部淘汰。截至目前,全市淘汰7台燃煤小锅炉。秋冬季秸秆禁烧方面,制定了《龙井市2018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方案》、《龙井市秸秆禁烧全天候检查方案》、《龙井市秸秆禁烧离田方案》和《龙井市秸秆禁烧网格化包保责任清单》,聘请第三方机构编制《龙井市秸秆禁烧区划定技术报告》。市政府与农业、林业、公安、环保及各乡镇政府签订了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书。二是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大新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标准化建设和2016年度龙井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评估工作;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对大新水库每月1次进行现场监察,确保全市饮水安全;编制《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日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区划。出台实施了《龙井市行政区内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龙井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关闭或搬迁工作实施方案》,《龙井市“十三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我市禁养区内1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完成搬迁关闭工作,发放补偿资金729万余元。期间,出动240余人次,下发通知及函11份,送达关闭搬迁公告、催告、强制执行事先告知书共41份。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制定《龙井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联合国土、工信、市监、住建等部门先后3次对行业内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了疑似地块筛选工作,确定我市疑似污染地块5块(瀚丰矿业、晨鸣纸业(现金洋实业)、三宝大精、科龙颜料、垃圾填埋场),列入名单的企业,要求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政府对垃圾填埋场及无主疑似污染地块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截至目前,已对垃圾填埋场和原晨鸣贮灰坝实地勘察,正在编制风险评估方案。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使用方面,省环保厅下达100万元土壤污染防治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已支出18万元,结余82万元。四是生态污染防治工作。⑴生态红线划定。聘请州环境研究所编制龙井市生态红线划定初步方案;对《延边州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意见反馈;先后二次对《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进行反馈。现拟划定龙井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是吉林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大新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总面积773.17平方公里,占龙井市国土面积35%。⑵“绿盾”专项行动。完成105处保护区点位整改销号。销号后剩余5处未完成整改点位,均为开山屯废弃金矿。2018年7月,市林业部门再次聘请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步,将在5处地块种植地锦(爬墙虎),在种植面上横向挖沟槽,覆盖种植土,纵向设置螺栓及铁丝,做为地锦生长支架,进行生态恢复,力争在2020年年末(整改期限)完成。 三、解放思想”是助推脱贫攻坚走向胜利的重要动力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脱贫摘帽、同步小康的决胜期,更是补齐短板、拔掉穷根的机遇期。把握好、服务好这个大局,对党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能力素养,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温暖”行动。在提升群众知晓率方面,考虑到爱民村老人居多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朝汉双语《龙井市环境保护局扶贫卡》,张贴在村民家中,便于村民加强了解新更换的帮扶责任人,并发放定制印有“龙井市环境保护局”的遮阳帽100顶,发放至全村每户每个人。在入户时所有干部均穿着印有“龙井市环境保护局”的马甲,时刻加深群众对包保单位的印象及满意率的提升。在走访慰问方面,组织开展“温暖”行动,通过“端午节”、“老年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为爱民村村民送去牛奶、鸡蛋、粽子、月饼等慰问物资合计13000元。并在老人节当日,与全村老人开展文艺联欢活动,同唱共舞,互动游戏,为全村老人赠送印有“龙井市环境保护局”字样电风扇50台。在村内设施提升方面,为改善村部办公条件,为村部购置4套沙发;帮助解决灭火设备缺失的问题,购置灭火器3台,防火服4套,提高村防火应急能力。在环境整治方面,租用钩机对村道两侧沟渠垃圾进行清理,并在村部河道边醒目位置设立“禁止倾倒垃圾”警示牌,进一步规范村民环境行为,提升农村村容村貌;同时,为提升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发放分类垃圾袋300余个,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整理。在服务群众方面,针对患有疾病需要马上入院治疗的贫困户唐德庆,积极协调龙井市医院,安排专人负责帮助办理入院手续、协调相关事宜等,在第一时间使病患得到治疗;组织人员对贫困户房屋进行整理,对屋内家具、用品等物品进行统一归置、打扫、粉刷等;对家里有婚丧嫁娶的贫困户进行慰问、走访、帮忙;帮助贫困户唐德庆糊窗户,准备过冬柴火;贫困户李彩莲因骨坏死走不了路,为李彩莲送去轮椅;帮助给尹莲玉家厨房换上新的墙壁纸。为解决爱民村村民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调整开山屯镇至龙井市区班车始发站位置,由原来的开山屯镇加油站处调整至现在的开山屯镇海关处,局爱民村部0.5公里(达到贫困村2公里内通客运班车的相关要求),并投入3500元建设遮阳候车亭。大大缩短了乘车距离,减少了换乘频次,提高村民出行方便。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