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龙井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龙井

  地方资讯
市税务局税收宣传走进电台 惠民政
龙井市司法局走进企业 为群众办实
市人社局输送多名高校毕业生赴对接
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做好农忙时节农民
全州水田秋季机械化作业现场会在龙
第8届“朱德海”杯中国朝鲜族摔跤
我市首个医共体分院揭牌
龙井市:秸秆“变身”天然气,走出
 
  节约行动
龙井市环保局:勤俭节约宣传活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龙井一幼:勤俭节约,从小开始
龙井着力建设生态化绿色幼儿园
龙井三个清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龙井市地税局普及“抠门”行为
龙井供电“三节约”从点滴做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历史记忆    
龙井“五镇两乡”地名的起源
时间:2016-2-8  来源:新浪-孙忠伟的博客  

  1、老头沟镇:据文献记载,清朝初期,此地为清政府的禁山围场。老头沟地区是满族的故乡之一,光绪初年建屯,因镇西北有一青石砬子酷象一个“老头”而得名。光绪七年为南岗招垦局尚义社所在地。
  
  2、东盛涌镇: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女真族在此生息劳作。据文献记载,清朝初期,此地为清政府的禁山围场,山东、河北等地的汉族农民和朝鲜咸镜北道部分难民,为了逃难求生先后冒禁迁到此地居住,光绪七年为南岗招垦局勇智社所在地。1910年(宣统二年)此地有一个叫“东盛涌”的商户,也有说是叫“东盛昌”的商户,由此而得名。该镇东南3公里处勇城村境内,有辽金时代古墓群,曾出土过铜镜、瓷瓶等文物。
  
  3、智新镇:据文献记载,智新镇名源于1910年(宣统二年)和龙县社名。光绪年间属勇智社,1910年3月,清政府设立和龙县,将勇智社重新分离出去单设,取“智”加新,叫智新社,即和龙县智新社。1937年改为智新村,1940年划归延吉县管辖。管辖十年境内设越垦局、通商局,管辖十六年改为抚垦局,光绪二十八年设分防经历一员。镇驻地为大砬子,史称和龙峪,系满语山谷之意,1940年以前是和龙县公署驻地。
  
  4、开山屯镇:据文献记载,清初,此地为禁山围场。光绪初年,图门江对岸的朝鲜人移居此地。1890至1894年间(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间),清政府在此地设宁远堡(今开山、图们一带),下设开太、开发、开华、开文和开运等13个社。1922年,约定俗成取一“开”字,再加上当地地理位置上有一个大山,即现在的南山,故名曰开山屯。1923年随天图轻便铁路的通车,开山屯发展很快,到1934年朝开宽轨铁路开通后,官方正式将此地命名为“开山屯”。
  
  5、三合镇:据文献记载,清初,此地为禁山围场。三合之名源于民国年间,民国将满清光绪年间设立的三个社,合并为一个社,即三合社。1874年间(同治末年)开始建屯,1894年(光绪二十年),清政府在此地设绥远堡,下设12个社;1912年(民国一年),12个社合并成三个社,即四茂社、四对社和四百社,归属于和龙县。1931年后三个社合并成一个社,开始称“三合社”;1937年改为三合村,1940年7月,划归延吉县。也有一说是由于此地山多,山连着山,山中有山,朝鲜族人习惯用朝语称之为“傻吗”,就是山连着山,山中有山的意思,朝语发音“傻吗”的汉语字面直译就是“三合”。镇内盛产松茸、蕨菜和木耳。
  
  6、德新乡: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德新乡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人类就在此地繁衍生息。清初,此地为禁山围场。一百多年前,山东、直隶(河北)等地的汉族移民和朝鲜北部的灾民先后来到此地,以垦荒耕种为生,定居于此。1874年至1908年间(光绪年间)属于满清政府所设的南岗(延吉)招垦局勇智社管辖。1908年(宣统元年)从勇智社分出,另建新社,命名为“德新社”,1910年后(宣统二年)归和龙县管辖。1936年改为德新村,1940年划归延吉县管辖。
  
  7、白金乡:据文献记载,清初,此地为禁山围场。白金乡之名源于光绪年间的社名,因境内产白沙金而得名。1894年间(光绪二十年),属安远堡,1910年设和龙县后属于和龙县勇化社,1937年属于和龙县勇化村。抗战胜利后划归延吉县管辖,设勇新区,1956年3月单设白金乡。1980年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锄、石斧等石器。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