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龙井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龙井

  地方资讯
市税务局税收宣传走进电台 惠民政
龙井市司法局走进企业 为群众办实
市人社局输送多名高校毕业生赴对接
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做好农忙时节农民
全州水田秋季机械化作业现场会在龙
第8届“朱德海”杯中国朝鲜族摔跤
我市首个医共体分院揭牌
龙井市:秸秆“变身”天然气,走出
 
  节约行动
龙井市环保局:勤俭节约宣传活动
李晓群做客《我是长春人》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龙井一幼:勤俭节约,从小开始
龙井着力建设生态化绿色幼儿园
龙井三个清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龙井市地税局普及“抠门”行为
龙井供电“三节约”从点滴做起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实践行动    
智慧城市,为生活添活力
时间:2016-8-2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作者:程珺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等城市问题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城市管理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智慧城市的理念也因此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之上形成的城市信息化网络平台,它覆盖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从2013年公布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开始至今年,我国已经先后发布了三批、近300个智慧城市试点,出台了相应的规划,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


  
  图片来源:新华网

  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国家的重点战略发展方向,与过去的城市建设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智慧城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便利。
  
  交通出行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出行的便利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办事效率。智能交通通过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改造,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工作效率,更快捷、高效的为出行者提供服务,同时也为交通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生活在智慧城市中的我们,看看手机就能知道坐哪路公交车,哪号地铁,下一班车还有多长时间到站;开车知道哪条路线最近,哪条最通畅;预订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只要简单几个按键就省去到车站或机场排队购票的烦恼。手机可以订票、退票、规划路线、查找附近资源、查违章、缴罚款……还未出行,就能将出行过程事先规划和预测。


  
  图片来源:人民网

  医疗保健作为人们最关注的一个热点,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升级为智慧医疗。智慧医疗可以为城市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远程就医问诊,解决就医难的问题。生活在智慧城市中的我们,同样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完成挂号、交费、查看报告单等流程。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在医院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看病的效率,对于医院来说还加快了诊疗流程,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对于常见病,我们甚至可以直接下载医院APP或者关注公众号,在线就医,不仅省时间省精力,还节约了看病的费用。
  
  很多人喜欢户外旅行,生活在智慧城市中的我们,使用相关手机应用程序,可以直接购买各景区门票,查找人气最旺的景点。通过团购的方式还可以预订餐厅、酒店等,全面解决在外的吃、住、行、游、购等问题。不仅有利于个人行程的规划,还能节约旅游成本。
  
  教育考试方面,生活在智慧城市中的我们,如果想学英语,网上报个辅导班,开班直接去上课。想要考证,网上报名,网上买书,到考试前打印准考证,直接上考场。另外,网络上还有很多免费的公开课,足不出户就可以学遍天文地理。对于老师来说,无纸化考试和智能扫描阅卷既节约老师的时间,又减少了误判的机会,不仅出分快,评分结果也更加公平公正。
  
  最后是休闲购物,生活在智慧城市中的我们,带的现金越来越少,只要一个智能手机,出门连钥匙都可以不用拿。看电影可以在线选座,美容可以网上预约,唱歌可以团购,超市买菜,餐厅吃饭,逛街买衣服,哪一样都不再依赖于现金。如果不想出门,网上购物也是不错的选择。油盐酱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智慧城市的建立,让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物联网获取用户想要的各种服务,并能及时与家人共享所有的信息。在智慧城市中生活,每个城市居民都能随时随地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各类服务,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活力。



( 责任编辑:孙立霞 )
延边节约网   延吉市节约网   图们市节约网   敦化市节约网   珲春市节约网   和龙节约网   汪清县节约网   安图县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