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形象日新月异,功能品位大幅提升。
远远看去,华阳桥飞驾辉发河城区段南北,巨大的红色拱形造型使大桥显得即雄伟又漂亮。走上大桥,车行道人行道有序排列,宽敞的桥面车辆穿梭,不少行人一边过桥一边赏景,成为梅城又一道亮丽风景。
从去年开始,为了环境城市交通压力,市委市政府投巨资近两亿元建设华阳桥和东环桥,华阳桥和东环桥的建成通车,不仅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局面,也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
近两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城市建设和管理累计投资达到23亿元,建成区面积从29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新建道路21条,改造城区道路50条、10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热、供水、燃气主次管网300公里、换热站21座。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同时,我市还先后建成投资6.8亿元的海龙湖湿地公园、投资2.5亿元的人民公园和投资6500万元的山水公园等群众性休闲场所。今年八月份,热浪袭击梅城,我市适时举办首届啤酒节,一时间,山水广场人头攒动,消暑盛夏情景史无前例,城市品位和形象显著提升。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建设,市区新增绿地达到13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6.2平方米。我市还改造了梅河大街、康美大道、河东大街等12条街路亮化设施,打造了腾龙阁、梅河大桥、天成国际等特色亮化景观。
全市投资46亿元,改造棚户区39个,改造安置面积达到72.6万平方米,安置1.02万户,城市棚户区逾期未安置问题解决工作在全省介绍经验;改造农村危旧房4215户;改造提升城区老旧小区及平房区342个;进一步完善公厕空间布局,新建高标准水洗公厕45座。整合城市管理职能,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建立了城区全覆盖、监管全时段的高效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城市环卫管理模式,将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公厕管理推向市场,新增保洁面积50万平方米,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
( 责任编辑:张丽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