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加大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 走进曙光镇东太平村,有一种如临江南的感觉。白墙灰瓦清雅隽秀,门里是干净整洁的小院儿,门外是宽敞平坦的马路。墙绘各种各样的水墨画、丰收图,一大片金黄的稻田与挂在墙上的犁相呼应,展示着生动的农耕景象。 农村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农村产业不断升级壮大,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振兴图景。曙光镇罗家村是省新农村建设的标兵村,走进曙光镇罗家村,,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小别墅映入眼帘。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是这几年市委、市政府不断努力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取的重大举措。今年,梅河口市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推进会议,研究制定“三个一”即一月一例会,一月一排名、一月一点评工作机制,加强衣村人居环境的督导。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断努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今年8月,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四好农村路”和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现场推进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扎实基础。全力打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一场硬仗。突出顶层设计,紧紧抓住全省衣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机遇,高位准动、全员发动,全市所有乡镇、村屯六大任务整治范围扩大至庭前屋后、居室内外,菜地禽舍,实现环境卫生无死角、全覆盖。开展农村“垃圾革命”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投资4.9亿元启动实施了垃圾焚烧发电项日,在全市各村屯建设永久性、标准化垃圾收集点2000个,对不可降解垃圾,市财政投资110万元为农户统一配备垃圾收集桶,与明基环境对接,统一管理。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庭院革命”“能源(取暖)革命”,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通过改革,全市已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星级户”6万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80%,全市223个行政村已迁柴草垛59094垛,完成全部61559垛数的近95%。在全市19个乡镇,24个村先行试点,免费为农户提供和安装炊事炉。分别在山城镇,曙光镇,牛心顶镇设立了3个秸秆颗粒加工厂,采用3吨秸秆置换1吨颗粒的办法解决农户燃料问题,减少和遏制秸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步伐加快。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国绕道路通行、安全出行,绿化美化、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累计投资322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3公里,通屯率达80%;打造农村公路精品线路24条,乡级以上公路实现精品线路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今年19个乡镇打造了19个有文化底蕴,地域特色、民族内涵、历史记忆的精品村屯,成为我市美丽乡村的新亮点。
 ( 责任编辑:孙慧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