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重塑农资流通模式 由于中国农业生产以小户、散户为主,农资行业主要以代理分销模式为主。农资产品从出厂到送达农民手中,需要经过区域代理商、市县、乡、镇、村等多层渠道商。这种代理分销模式,导致了农业生产中价格和质量的两大难题:其 一,价格高。农资产品经过多级中间流通环节层层加价,毛利率极高,使得农民承受过高的价格;其二,质量难以保障。由于农资行业入行门槛低、行业高度分散致使监管难,致使假农药、假化肥、套牌种子等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仅以农药为例,农业部今年8月份从国内21个省份抽取的1086个农药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130个,不合格率为12.0%。其中,检出假农药(标明的有效成分未检出或擅自加入其他农药成分)74个,占检测样品总数6.8%,占不合格样品的56.9%。 从理论上看,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目前的农资流通问题。农民经过网上下单,农资产品由厂家或省级代理商送达农民手中,扁平化的流通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另外,电商平台的监管和信用评价体系,也能让农资产品很大程度上“保质”。而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新常态的到来,农资电商有了盈利的现实可能,“互联网+”可能颠覆农资行业原有的代理分销模式,引发农资行业和农业的连锁变革。 目前农资电商平台有三类: 1、农资巨头发起的电商平台,如农药企业辉丰股份发起的“农一网”; 2、农资渠道商发起的电商平台,以全国供销系统成立的“网上供销社”; 3、综合电商平台开辟的新版块,如阿里巴巴和京东均已上线的农资频道。 农资电商首先要做到“价廉”和“物美”,除此之外,他们还要面对5大问题: 1、农民网购习惯培养问题; 2、农资行业“赊账”问题; 3、电商平台与分销渠道商争利问题; 4、技术服务问题; 5、物流配送问题。 在农资产品供应过剩的当下,单纯靠低价策略,会让农资电商陷入和传统渠道类似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农资电商赢得未来的关键在于,要构造针对作物、品种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以服务为核心布局产品、供应链和农村金融,构筑线上线下互动的生态链。农资龙头拥有密布全国的分销网络和技术服务优势,需要将其转变为电商战略的动能。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除了完善乡村交通体系和加强农资产品监管之外,还需要出台一系列资质审定、物流配送、农村小额贷款的标准和指导意见,以构建农资电商的生长环境。 二、推动农业生产 迅猛发展的电商时代及大地的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变革,众多有资本、有文化的电商经营户开始将电子商务的下一个热点市场投注在农业领域,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将大批资本投入到新农业的建设中,这样不仅开创了公司和农户的互助合作模式,还极大地加强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由于区域性耕作差异,各地区的农产品也各具风味,而农业电商也正依靠一方一菜品的特色打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品牌效应,比如山东大樱桃、西湖龙井、眉县猕猴桃、褚橙等多样化的农产品品牌,从而获得消费者的一致追捧,为农业品牌化和产业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的指导思路为:“先生产后销售”,重视售前生产,忽视产后流通,相对来说收益较低,利润收回周期也较长。但是农业电商对此模式进行了校正,将重点放在了产后的商品流通环节,通过应用不断完善的物流供应技术和全球化的网络技术,进一步拓展了农产品销售的目标市场。 三、案例:神州买卖提助力吉林通化农业发展 通化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如下的问题: 1、物流问题: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落分布分散不均;主流快递公司只派送至县城; 2、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匮乏: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一般以学生为主;当地青年人大多在外地打工; 3、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4、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未形成,电子商务在推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尚未发挥; 5、农产品生产和农村消费主体的分散性和小规模; 6、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神州买卖提提出了如下的发展战略: 1、物流问题:与通化县邮政局合作,各村级服务站与物流中心、镇级副中心对接; 2、人才匮乏问题:和通化县职业学校合作成立中国科技大学通化县电商学院,对创业青年、村站站长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类培训;授课与实训相结合。 3、解决农村百姓上网购物问题:和联通公司合作,实现每个村站光纤入户,每个村站站长一部智能手机,保证“一网多用,一店多用”。 4、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快大MALL”(神买网超线上店)以及集政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通化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5、解决农产品生产和农村消费主体的分散性和小规模: 5.1生产:各村站站长将本村特色的农产品统一收集运送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由神州买卖提找合作企业统一进行包装设计、产品认证,将农产品变为农产商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再由神州买卖提运营售卖。 5.2消费主体分散规模小: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农村团购。 6、解决电子商务交易问题:宣传、培训,使居民了解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及方便性。( 责任编辑:孙慧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