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华,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78年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从事临床工作到现在已有31年了,31年的节假日从未正常休息过。多少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由于他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保守、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患者五万余例,免费矫形治疗肢体残疾患者三千多人,都取得满意效果,临床骨科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农安县骨科领域23项空白。1992年被聘为吉林省儿麻矫治技术指导组顾问,1993年被国务院十三部委聘为全国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先进个人。他医德高尚,医风端正,爱护尊重患者,鄙视收受红包现象,拒绝患者吃喝的请求,曾多少次帮助确实困难的患者度过就医难关,由他赞助的贫困、残疾学生,有的正在读书深造中,有的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世纪50年代出生的高宝华,“文革”时期,随着上山下乡的潮流当过知识青年,但仍没有放弃学习。
l975年,倍受领导重视、群众拥护的高宝华被推荐选拔到全国著名高校白求恩医科大学学习。
1978年,以优异成绩学成归来的高宝华,高宝华被分到了县医院外科,他总是早来晚走,对所有前来就诊的患者都给予了亲人般的热情呵护,遇到危急病例,他从不畏缩推委,总是日以继夜的抢救治疗。
一时间,“医院有个高大夫"成了黄龙府人口碑相传的某种福音,高宝华也连续数年被评为“人民好医生"。
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高宝华获知我国有残疾人8300万人,其中2412万肢体残疾患者,我省肢体残疾患者67.4万人,仅农安县就有6万名残疾人,其中1万名是肢体残疾者,但是能够得到治疗的只有2%,这里面有许多经过治疗,可以恢复健康,但由于医疗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原因,无法给这些残疾人以健康的肢体。高宝华常想,如要有一所自己的医院,那么,就可以免费为残疾人手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那样有些孩子就可以重新上学,有些年轻人就可以工作,能够成家立业,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同时也救了他的全家。因此在深入研究骨科医疗技术的基础上,让群众看好病,看得起病是他的一个最大心愿,创办一家专门为残疾人和更多的百姓服务的医院成为他最大的梦想。
2003年,高宝华创办了农安县第一家民营骨科医院,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救治残疾人是他建立医院的根本目的。为把医院办好,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己的医院”高宝华从建院的那天起。他的医院对社会做出公开承诺:凡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农民,军烈属,五保户免收手术费20%;残疾及先天,后天肢体畸形患者100%免收手术费。能够确诊的,不该做的检查一律不做。
矫形手术在骨科领域中难度较大又担风险,没有过硬的专科技术和负责的精神是难以完成的。
农安县杨树林乡患者臧文秀,因患先天髋内翻,右腿短了4公分。l 6岁是花季的年龄,她却只能辍学在家,。2004年5月,她艰难地迈进了宝华骨科医院,在她看来,这短短的4公分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台阶。宝华成功地为她免费做了矫形手术。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臧文秀已经恢复和正常人一样走路,高宝华亲自到她家中看望,臧文秀的母亲激动地说是高宝华给了他女儿第二次生命,也给了她新的生活。
哈拉海镇8岁的小女孩孙丽丽患胫骨骨髓炎,骨坏死后大块骨脱落,左腿胫骨巨大缺损,小腿缩短l O公分。腓骨向外上方移位,整个左腿向老人拄拐棍似的,是国内所罕见的病例,丽丽的父母带着她走了省内几家医院,结果都是治不了,其中竟有一位大夫出口不逊:“这个孩子就是用药埋上也治不好”,说得一家三口泪如雨下。高宝华主刀为她做了腓骨移位至胫骨残端植骨筋膜蒂瓣转移手术,硬是把左腿延长8公分,出院后行走如常,现在,孙丽丽已经考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特意来到宝华骨科医院,把这个喜讯第一时间告诉了她的恩人。
松原市扶余县弓棚子镇13岁的刘玲芝,母亲患有精神病,靠外祖父照顾生活,这个孩子生下来就不会走路,一直爬了l 3年,高宝华免费为她做了手术,现在刘玲芝可以扶拐杖站起来走路,希望之路已经在她脚下延伸。
韩志刚,这位公主岭的18岁男孩,在来宝华医院前,他的病情让不少大医院的医生都直摇头,双脚畸形,脚尖朝后,足背着地,局部感染皮肤坏死,父母和本人强烈要求截肢,只求安假肢给予照顾。看到他生活困难,高宝华不仅免费为他做了矫形手术,连住院吃饭和路费都是他提供的。现在,平生第一次穿上了皮鞋走路。
高宝华认为肢体残疾有很多可以完全治愈的,比如象“o"型腿、“x”型腿,有些是可以明显改善的如:下垂内翻足,肢体短缩,关节挛缩等。高宝华认为治好一个残疾人,就等于救了他一个家庭。可是恰恰这些残疾人的家庭都十分困难,几百元、几干元,对于医院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这些手术费全免,就可以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回报家乡,奉献社会,这崇高的信念已经深深根植在宝华的心中,生长在他的骨子里。据统计,宝华骨科医院自开院以来,共为各类患者减免费用300余万元。手术治愈2万余人,门诊接诊15多万人次,在防治“非典”期间,医院为社会捐款一万元。在08年的抗震救灾中,医院又通过红十字协会向灾区捐款二万元,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万元,医院定期为全县老干部、劳动模范免费进行体检,医院还连续六年为新阳乡顺山小学解决冬季取暖煤问题。由于帮助4000多名生活困难患者,免费为残疾人做矫形手术,照顾老年人。采取多项措施,严格控制不必要的检查及处方,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获得社会一致赞誉,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2006年10月26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头版头条刊登,并作为经验在中央二台马斌读报点评。宝华骨科医院为国家城市医院的医疗改革提供了成功范例,真正成了老百姓自己的医院。
2008年2月份,医院又被中国残联省卫生厅、省残联确定为国家肢体残疾儿童矫治定点医院,现已经陆续为长春、松原、白城等地150多名患者免费进行矫治手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年,高宝华共做各种肢体矫形手术3000余例,得到了中残联张海迪主席的接见,并给予充分肯定。他在骨科方面的建树和救助弱势群体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级医疗部门和群众的认可。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回报社会,服务民生,将永远是他生命中最灿烂辉煌的乐章! ( 责任编辑:朱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