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信息快递 法制建设 智慧城市 节约行动 环保行动 企业风采 乡镇特色 农村电商
新农村 浪费曝光 地域风情 特色产品 农安好人 百姓生活 社会广角 话说农安

  地方资讯
县应急管理局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安
农安县保险行业会销场所活动全部转
兴农街道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全民参与 谱写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
农机技术服务进田间 保障秋收顺利
兴农街道举办“金秋迎国庆 党民心
农安县开展老旧小区改造 让“老城
龙王乡永久村驻村工作队:播种希望
 
  节约行动
变废为宝 污泥秸秆变身有机肥
我国将对节水评价不通过项目从严叫
李晓群:让节约不再是口号
世界水日节约网免费发1万瓶水
刘南白:为节约事业执着坚持
让节约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发扬“四个一”树立节俭好风气
科学储粮仓年节约烘干费六千万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农村电商    
互联网+农村电商 惠民富民促农安经济腾飞
时间:2016-2-10  来源:城市晚报  作者:白丹
  因为互联网,村庄和世界触手可及;因为电商平台,村庄站在了互联网的前沿。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若能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不仅是一次全新的创业之旅,更是一条迈进式的创新之路。
  
  在农安县,农民接触互联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农安是我省闻名全国的农牧大县,发展电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农畜产品资源优势明显,大米、小米、杂粮、杂豆、三辣、马铃薯、林果和黄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年产出能力150万吨以上,畜禽饲养总量可达2.5亿头(只),肉类总产量达75万吨,加工增值潜力巨大。
  
  自2014年全面启动电子商务工作以来,农安县紧紧抓住全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的契机,积极推进“互联网+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截至10月末,全县共有淘宝、天猫等平台网商62家,微商1100余家,触网企业26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65家,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额5000余万元……
  
  正如农安县委书记周贺所说:“电子商务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安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让外界了解农安,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创业机会,同时也能够带动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使农民增收致富,让百姓更便捷地获得需要的产品。”
  
  共创业
  
  ———“互联网+”让农村生活变了样
  
  “现在一天卖出一二百斤豆油不成问题,有时还不够……”说起自家笨榨豆油的销售情况,吴大双笑得合不拢嘴。
  
  吴大双是农安县农安镇滨河服务站的站长。“这个服务站原本就是我家的小卖店,平时卖点日用品和自家生产的豆油。自从县里为农民搭建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我的小卖店也‘升级’成服务站了。”吴大双介绍到。
  
  据了解,农安县与吉林省广通有线股份公司合作,搭建“壹品—农安网乐购”网上交易平台,着力打造村级服务站。同时,结合交易平台选择6个村作为首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电商公司为每个村级服务站免费提供1台电脑、免费接入宽带和门面统一装修,全面扶持青年网上创业。服务站主要功能是,帮村民代销农产品,帮村民从网上代购生活物品和农用物资,另外,还能代缴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等,完成农村信息化服务需求。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距离近、平台小的优势,打造本地村民的网上购物和销售平台。一个服务站服务对象可达几千人。
  
  那么,现在的这种销售方式,和以往有何不同呢?吴大双说:“又快又方便!以前都是在家等人来买,虽然东西好,但卖不上价。现在就不一样了,坐在家里就能卖东西,以前哪敢想啊!”“现在不仅卖自己家产品,还能帮乡亲们卖产品,大伙收入都增加了,累也高兴啊!”吴大双又笑着补充到。
  
  在淘宝网上,有一家名叫“黄龙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店铺,专门出售东北农产品。虽然商品种类不多,但销售火爆,特别是甜菜根受到热捧。这家店铺的老板是农安县农安镇群众村的网创青年王汉夫。“三年前,在浙江打工时发现南方人都爱吃甜菜根,我们抓住这个商机,从东北往南方发货。后来为了扩大销售渠道,就在淘宝网上开了店。现在产品不但销售到南方很多城市,还通过电商平台出口到国外。”王汉夫对记者说,他们还在农安和徐州分别建立了种植基地。
  
  如今在农安,吴大双、王汉夫只是农安县“触网”农村青年的缩影。像这样的互联网青年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享着“互联网东风”带给他们的创业致富新环境。
  
  搭平台
  
  ———探索“两条腿走路”的农村电商推进模式
  
  好的创业局面自然离不开好的平台支撑。农安县的电商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安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多部门成员联动的电子商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推进全县电商产业发展。
  
  2014年12月,青年电子商务推广服务中心的启动,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激情。青年电子商务推广服务中心是农安县电子商务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推进县域电商发展的实体性项目。记者在农安青年电子商务推广服务中心看到,两层楼的办公区面积共1320平方米,聚集了12家网创团队和小微公司,均免收租金、水电等费用,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创业基金。
  
  “政府为我们电商做的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不收平台费用也为我们减轻了不少经济支出,解除了后顾之忧。”大好的发展前景让电商们更有信心。在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之初,共青团农安县委在广泛借鉴成功经验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搭建适宜当地的网销平台。同时,又探索出“两条腿走路”的农村电商推进模式:一方面依托成型的第三方平台推广县域农特产品,促进农村青年网上创业,拓宽农产品销路,把想买的和想卖的联系到一起;今年4月,农安壹品网网络购物平台完成建设,它是以县域为中心,服务“三农”,集农产品销售、生活家居、百货、团购、代购于一体的“农”字头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农安“快递”和“物流”服务体系,农安壹品网与中国邮政农安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农安现有的400余个邮政村店为线下服务点,实现货物的快速收集与配送。
  
  另一方面依托自建平台“农安壹品网”,重点打造村级电商服务站,使电子商务真正深入农村。2015年7月,又牵手新农宝打造线上/线下(新农宝农资商城/服务站)双渠道,把实惠的产品和农技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生产及生活服务。
  
  据团县委副书记贾圆琪介绍,团县委还引进了云农场、农产品大宗交易的一亩田农业网、为农村超市提供线上采购的掌合天下网以及开心黄龙府微平台等线上、线下互动的交易平台入驻,带动了青年网上创业就业。积极挖掘和包装了一批网销主推商品,确定电子商务发展主体企业13家、合作社30余个,确定80余种农特产品和食品作为网销特色商品;成功孵化出2家天猫食品、土特产品专营店和10余家农产品淘宝店;针对中心原有12家网创企业和团队实行动态的淘汰制管理方式,半年运营考核结束后,淘汰了2家项目运营不好的团队,重新引进了2家农资网络营销团队,助推县域农资行业走上O2O模式。中心投入运营以来,运营企业实现线上交易额360余万元。
  
  找销路
  
  ——在农产品和客户间架起“金桥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若问农安电商咋销售?唯有找准市场和销路才能在农产品和客户间架起一座“金桥梁”。
  
  政府搭台,电商唱戏,借助农村电商平台,群众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农民电商将农村土特产品销售出去,引进来,卖出去,才能实现双赢。
  
  为加强与国内优秀电子商务运营商的联系沟通,农安团县委与一亩田农业网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30余家农业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建立网销平台,解决大宗农产品交易难题,负责为滞销农产品寻找销路和对村民进行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引导农民应用一亩田电商平台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和交易。
  
  今年,农民魏志国储存的几万斤土豆滞销,“‘一亩田’农安站到村里进行走访调查,知道了3万多斤土豆滞销的事,他们就将销售信息发布到网上,没多久就有四五个经销商联系我,土豆一下子全卖出去了。”魏志国说,“要是没这平台,我这土豆真不知啥时才能卖出去!”
  
  截至目前,“一亩田”已成功帮助50余个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学会应用电商平台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和交易;帮助两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一亩田有一味”项目组。帮助杨树林乡销售花生82万斤、花生米12万斤,帮助群众村销售滞销土豆15万斤,帮助巴吉垒镇销售叶菜和香菇2万斤;销售当季西瓜、甘蓝、香瓜及辣椒96万斤,累计帮助农民实现交易额529.4万元。
  
  壹品网还在长春北站打造线下实体“天下吉品—农安馆”。截至目前,线下实体实现农特产品交易50余万元,壹品网线上平台实现交易150余万元。“最近,有经销商联系我们要2000只土鸡。我们已在农安镇三宝村农户家预订了,大概12月末就可以供货了。”壹品网农安站负责人周伟说,通过壹品网,农民的农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销售量最少可以翻一番。
  
  截至10月末,全县共有淘宝、天猫等平台网商62家,微商1100余家,触网企业26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65家,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额5000余万元。
  
  追溯源
  
  ———可见的“舌尖上的安全”
  
  “电商在我们农村是一个新的渠道,但要真正占有市场,归根结底要保证农产品的品质,这样才能让客户真正的信任你,长期购买你的产品。”开安镇新开河村服务站站长郭志丰很认真地对记者说。郭志丰有个专门生产咸鸭蛋的小商铺,他家的咸鸭蛋可是壹品网农安站上数一数二的畅销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重视,尤其在电商界,农产品质量是否可靠,是生存的第一法宝。“我们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销售的方式,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即使包装得多精美、价格有多优惠,经营者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灰烬。”壹品网农安站负责人周伟告诉记者。
  
  那么,农安壹品网如何做到让农产品溯源可追呢?周伟随即给记者拿来一个塑料盒。这是一盒咸鸭蛋的外包装,包装盒上显著的贴着一张“溯源签”。这小小的“溯源签”上从生产日期到源产地,从生产者到产品喂养、生长的说明样样俱全。“看到这个,你就知道你购买的产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来自哪儿。这样能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周伟说,他们让所销售的产品信息可追踪溯源,就是为了让消费者享受到原生态、高品质、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把好源头关,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不仅要做销售好的电商,还要做有诚信的电商,这就是农安县的电商青年们所想、所做的事。
  
  郭志丰还告诉记者,他卖的虽是咸鸭蛋,但他们村的大米才是最好的。
  
  “我们这儿的大米米粒儿个顶个透亮儿,刚出锅的米饭嚼起来甘甜可口,那才叫一个香呢!”郭志丰说,以前总有外边的人来村里收米,只要有销路,农民一年就没白辛苦。现在接触网络多了,信息也丰富了。他发现他们村的米被收走后价格最高的能卖到20多元一斤,这个信息着实惊到了郭志丰。
  
  前不久,郭志丰又购置了台机器,打算拓展营销范围,自己加工大米。他说:“如果可行,大伙就不用把米卖给别人了,这样就可以自产自销了。现在又有了这种追溯产品根源的好方法,为产品质量提供了保证,也为我们生产者增强了卖好产品的信心。”
  
  给政策
  
  ———吸引有志创业者投身创业
  
  在发展电商之路上,农安县也许没有绝对的优势,但却有着绝对坚定的信念。
  
  2014年,农安县紧紧抓住全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的契机,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力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倾力打造了农安县青年电子商务推广服务中心。
  
  2015年5月,农安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农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通过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物流仓储和配送服务中心,突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等瓶颈制约,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使农民能够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网上购物环境。
  
  同时,搞活农产品流通,扶持农村青年创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统筹城乡发展作出贡献。并且,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多形式、宽渠道加大对电子商务产业的投资力度,并根据每年产业发展情况予以增加,主要用于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以及其它与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相关项目。
  
  农安网创青年王占超,2012年在长春开始淘宝创业。2014年,公司团队发展到100人,实现线上交易额2000万元。农安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吸引了域外网创人才回乡创业,王占超就是其中的一个。去年10月份,王占超安排公司一个创业团队回到农安,入驻农安县青年电子商务推广服务中心,搭建了线上农安馆,还带动了10多位农安县域内有网创意愿的青年在淘宝和天猫网上开办了店铺,集中对外销售农安优质农特产品。
  
  农安县沃野农产品加工公司是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县里提出发展电子商务工作后,公司立即在淘宝网和邮乐网上开办了沃野线上店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公司线上店铺负责人已经是农安优秀的网创青年,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吸纳网商人才,组建网上营销团队。同时,公司还作为农安县青年网创联盟的供货商,为县域内网创青年提供农产品货源。
  
  强培训
  
  ——加强培养电商人才引领农村电商发展
  
  发展电子商务最急需的就是专业人才,“从开始不懂上网,到现在能在网上卖产品,帮村民代购产品,县里不仅为我们农民搭建了优质的电商平台,还免费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让我们加强业务学习。”吴大双说。
  
  据了解,为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共青团农安县委在加强培养电商人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据团县委副书记贾圆琪介绍,他们坚持以“分线推进、因材施教,满足多层面需求”的思路开展电商培训。
  
  农安团县委共组织开展了8期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班课程内容设置非常实用,一是邀请淘宝大学优秀讲师,针对在淘宝网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开办了2期网创基础班,从货源选择、开店、美工、推广到客服等全链条的为网创青年进行了课程讲授;二是聘请专业计算机学校教师,针对网创青年店铺装修中图片处理困难、美工技巧缺乏等问题开办了1期专业的PS美工班;三是“一亩田农业网”及“农安壹品网”以乡镇和村站为单位,针对农民触网意识淡薄、APP及pc端操作不熟练、网络销售技巧匮乏等问题,开办了农村种养殖大户、合作社负责人、乡村干部培训班5期,让前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受益匪浅。
  
  “只要培训班一发通知,报名电话都接不过来。没想到农民们这么认可培训班。”贾圆琪表示,组织培训虽然辛苦,但看到农民对参加电商培训的热情空前高涨,也为团县委的工作添了把“激情之火”。前来参加培训班的农民学员也表示:“政府能免费给我们开培训班,既能学技术又能了解到新事物,感觉自己也跟上了时代‘潮流’”。
  
  截至目前,开展的培训班已累计培训650人,使各类人群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创业就业的电商发展之路,为电子商务进农村提供了初期的人才保障。

( 责任编辑:李铁民 )
长春节约网   榆树市节约网   德惠市节约网   吉林省节能协会   节约网   浪费网   低碳经济网   节能减排网   节约方法网   节约产品网   儿童节约网   青年节约网   孩子网  
Copyright 2005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吉林省双软企业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企业
2008年、2009年“优秀创业项目” 2008年“绿色网络文化产品” 2006年、2007年“优秀科普网站”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