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7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黑土地保护法规,将为我省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黑土地是地球上珍贵稀有的土壤资源,是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地球上有三大块黑土区,东北黑土区是其中之一,吉林省黑土地位于东北黑土区的中部。《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填补了黑土地保护立法的空白,对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省农委副主任张永林: 第一为我们黑土地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就使黑土地保护工作上了层次,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第二个通过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收入有重大的意义。 《条例》共6章63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环保、国土、水利、发改等各部门在黑土地保护工作中的责任,明确了相关单位和个人保护黑土地的义务。《条例》创设了分区、分类保护机制,针对我省东、中、西部区域的自然生态特点,提出各区域保护重点。张永林: 东部山区、半山区重点保护耕地和林地、中部粮食主产区重点保护耕地、西部生态退化区重点保护耕地、草地和湿地。针对黑土地不同退化现状,提出了重点保护类和治理修复类的分类保护机制。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靳锋云表示,《条例》颁布后,我省农业部门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首先加大黑土地保护技术推广力度,促进耕地质量的提升,到2020年实现化肥和农药零增长,促进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村有机肥源合理利用;第二是扩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探索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今年我省将启动第二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今年的点由以前第一批4个扩大到现在的9个,面积由以前的40万亩达到240万亩;还有一点加强耕地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提升监测部门监测水平和能力。( 责任编辑:李婷 ) |
|
|